【廣告】
在實際培訓結束后,有一部分自閉患者可以達到正常生活的水平,比例大致占到全部受訓者的百分之二三十。最值得注意的是,患兒康復目標能否實現(xiàn),最終能否走向社會,融入主流生活,有一半的責任來自于提供康復教育服務的人,另一半來自于主流社會、主流學校、及其將來可能要工作生活地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吧鷳B(tài)環(huán)境”的包容性,接納性對康復效果起直接反饋作用。所以,自閉患者的整個康復事業(yè),不是一所單獨的學校或是培訓機構能夠做到的,成功與否很大部分責任在于孩子所處“生態(tài)環(huán)境”。
正如上所述,“生態(tài)環(huán)境”對于自閉癥兒童的影響至關重要,家庭作為每一個孩子的到學校,也可能是他們最后的“康復療理培訓中心”,該在自閉癥兒童的康復療理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作為一種發(fā)育障礙性疾病,對自閉患兒的教育須是終身性的,而非階段性,要長期有衡心、有毅力地用科學方法教育孩子,所以很明顯,作為針對適齡兒童的康復學?;驒C構不能為孩子和家庭做到“一勞永逸”。
行為療法:主要目的是強化已經(jīng)形成的良好行為對干擾接受教育訓練、影響社會交往和危害自身的異常行為如刻板行為、攻擊性的行為、自傷或自行傷害行為等予以矯正。認知理療:目的是幫助患者認識自己與同齡人的差異和自身存在的問題激發(fā)自身的潛力發(fā)展有效的社會技能。適用于智力損害不重的患者。家庭療發(fā):可以使患者的父母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與治理人員相互支持和協(xi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