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說起年初五,很多人都有著半夜就被“轟轟烈烈”的聲吵醒的經(jīng)歷,怎么比除夕夜鬧得還歡?這是人們忙著放想趁早迎財神呢!
為何正月初五要迎財神?這種風俗是怎么來的?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迎財神方式?今天我們就來“八一八”迎財神的風俗。
起源:“財神”何許人?
財神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財神爺,根據(jù)《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民間也稱趙玄壇。他原在峨眉山羅浮洞修道,因助紂攻打武王,死后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tǒng)領(lǐng)“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個部下。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guān),因此受人供奉膜拜以求財源滾滾。唐縣中正銅佛像鑄造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四年,是一家具有獨立雕塑、鑄造、制作施工能力的單位。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受尊拜,許多商店、住戶都供奉他的神像。其尊容頗兇,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zhí)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極其威武,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
民俗專家介紹說,除趙玄壇被尊為財神外,民間還有“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guān)圣帝君的說法。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財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財神。
“文財神”在民間受歡迎,又叫做“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jīng)常與“?!薄暗摗薄皦邸比呛拖采窳性谝黄穑掀饋頌楦?、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fā)長,手捧一個寶盆。一般人家春節(jié)必懸掛此圖于正廳,祈求財運、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