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將沸水1000克直接沖入盛有米漿的盆內(nèi),邊沖邊充分攪拌,使沖燙好的漿料溫度穩(wěn)定在45度左右。(注:米漿的稠度要適中,測濃度方法是用勺舀起漿,提起來慢慢倒下,漿汁呈線狀又不會斷即可)
4、鍋內(nèi)猛火將水燒開,取籠屜并鋪上濕透的密實籠布,籠布用手鋪勻,不能有褶皺,然后舀兩勺漿料于籠布上,雙手拿起籠屜做360度的圓周傾斜轉(zhuǎn)動,使?jié){料厚度均勻,把米漿攤成圓形薄餅,直至攤滿,然后水平放入鍋內(nèi)加蓋,猛火蒸3分鐘后出鍋,揭開鍋蓋,可以看到米皮上鼓起氣泡,這是米皮蒸熟的典型特征,蒸熟的米皮厚度控制在2~~2.5毫米之間。調(diào)料水:蒜汁:大蒜去皮洗凈,搗碎成粘糊狀,加入放涼的開水稀釋。(注:漿料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影響質(zhì)量,蒸漿是關(guān)鍵,越快越好)。
5、取出籠屜,揭掉籠布,倒扣在桌面上,在籠布上灑一些涼水,使籠布與米皮分離,將籠布從米皮上撕開,這個過程中,注意動作要輕,防止撕破米皮,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xù)制作米皮,制好的米皮每張抹上菜油少許,摞起備用。
涼皮的制作步驟
1、500克面粉,3克左右的鹽,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醒30分鐘左右
2、將上述所得面團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適量水,開始洗面筋,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團,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時,將其用濾網(wǎng)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洗五六遍左右,直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面筋啦,在面筋里加點發(fā)酵粉抓勻,上蒸屜,足氣蒸20分鐘,晾涼后切片(PS: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后炒著吃,味道也不錯)
4、然后就是所得面糊啦,讓其靜置分層,一般至少要沉淀3小時,偶是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面糊沉淀的時間越長,做出的涼皮兒越筋道。
我吃面皮喜好是面上一層必須是紅紅的胡蘿卜絲、碧綠的黃瓜絲、嫩綠的蔥花,我總是在上面涂上厚厚的辣油,灑上紅紅的花生米,這樣吃起來才更美味。面皮爽口,吃在嘴里,滑溜溜的,好像隨時都要逃出我的口中一般。而黃瓜很酥脆,咬在嘴里的脆響聲,是勾引起食欲的聲音。面筋則很柔軟,沾一些辣油,又甜又辣的,味道鮮美!后,花生米很香,那香在嘴中回味無窮,令人難以忘懷地用紙巾拭了拭那辣得紅潤潤的唇,輕輕地咂著舌,似乎還在回味殘留在舌間的那份辣意、麻意和那份涼意,還有那份酸溜溜的感覺。③漢中面皮熱食在當(dāng)?shù)亓餍?,很受歡迎的吃法也是熱食,而關(guān)中、河南等地的涼皮普遍為涼拌食用,沒有熱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