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插條繁殖
紫穗槐插穗含有大量養(yǎng)分,扦插成活率很高,但插條要注意保護芽苞不受傷,苗床好用沙,或一半沙一半土,畦呈龜背形,四周開溝,以利排水,穗條應(yīng)選擇強壯為佳,老枝條或嫩枝條成活率低。應(yīng)剪取15厘米長,插入土中7~8厘米,株距8~10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天要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要搭好遮蔭的棚,約一周后即有新根生長,又見芽苞萌動狀,這說明插條成活了。
為探索出發(fā)展增收的新路子,該村在立足實際的基礎(chǔ)上,推廣紫穗槐種植。由于其耐干旱能力強,對光線要求充足等,很適合在當?shù)嘏嘀病G易纤牖笨捎梅N子繁殖及進行根萌芽無性繁殖,萌芽性強,根系發(fā)達,每叢可達20-50根萌條,平茬后一年生萌條高達1-2m,2年開花結(jié)果,種子發(fā)芽率70-80%。枝條細長柔韌,通直無節(jié)。粗細均勻,生長快,植株自地表平茬后,新枝當年可高達1.5m左右。強壯的株叢可萌生15-30個萌條,可割條10~20年,可編織各種生產(chǎn)和生活用具?;ㄆ诤荛L,是北方初夏時節(jié)的蜜源植物,能改良土壤。側(cè)根發(fā)達,萌芽力強,是固土護坡的優(yōu)良樹,被廣泛用作公路護坡、編織行業(yè)、蜜源植物等,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前景。目前,紫穗槐栽植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該村計劃將在今年完成約2500株紫穗槐栽植工作。
繁殖技術(shù)
1.適時采種
紫穗槐種子在頭年1O月成熟采摘。采收后,放在陽光下攤曬,除去雜物,每日翻拌幾次,5~6d曬干后,裝袋貯藏。每kg種子8萬~9萬粒,一般發(fā)芽率50%~70%。
2.種子處理
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因莢果皮含有油脂,可影響種子膨脹速度及發(fā)芽率。將種子放在容器中,邊倒開水邊攪拌,堅持5min攪拌,再加冷水浸泡12 h后,淘出放入籮內(nèi),上墊稻草,每天淋水,幾天后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即播種。實踐證明,浸泡的比不浸泡的種子提早l0~15d出土。另一種方法是用6%的尿水或草木灰浸泡6~8h,以去種子油脂。上述這樣處理,春播時帶皮的種子可提早出土10d左右。
刺槐英文名為black locust,locust原意是蝗蟲,后又指跟刺槐一樣的幾種(廣義的)豆科植物。關(guān)于這個名稱,網(wǎng)上有很多有意思的討論,即探究《圣經(jīng)》里的施洗約翰在曠野里到底吃了什么東西。據(jù)《新約·馬可福音1:6》記載:“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和野蜜?!边@里英文版圣經(jīng)用的詞就是locusts。有人認為施洗約翰吃的是一種原產(chǎn)地中海地區(qū)的云實科植物,即角豆樹(Ceratonia siliqua),該樹的葉和豆莢都類似刺槐,俗稱locust bean,也被叫做圣約翰面包(St John’s bread)。傳教士初來美國時,看到當?shù)卦a(chǎn)的刺槐,就把locust這個名稱套上了。不過也有人認為,約翰在曠活時,吃的是真正的蝗蟲,畢竟蝗蟲作為一種高蛋白昆蟲食物,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也包括中東。施洗約翰當年到底是以什么為食的,只有上帝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