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附框的單元式特點:單元板塊的橫龍骨、豎龍骨之間均為插接,插接縫間的活動量較大,所以吸收幕墻的變形能力也更強。幕墻安裝不必待主體結構封頂以后再進行,在主體結構進行到1 0層~1 5層左右時,即可采用機械安裝單元幕墻,且可與土建結構交叉作業(yè),同時施工。面板材料單元組件工廠制作,結構膠使用性能有保證。單元式玻璃幕墻的形式:當與樓板或梁連接時,單元式幕墻的高度應相當于層高或是層高的倍數;當與柱連接時,單元式幕墻的寬度相當柱距。粘接附框與玻璃用的膠,必須用結構膠,通常是采用雙組份結構膠,膠的厚度6-8毫米、寬度12-16毫米。密封膠填縫寬度不能小于6mm,不能夠大于30mm,否則很難修整膠面。施膠厚度不能小于6mm,一般取寬度的一半,但不要超過10mm。


伸縮縫的預留和填塞,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少施工單位用巖棉、水泥砂漿等材料填充伸縮縫,這樣做顯然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因為這些材料沒有彈性,會使塑鋼門窗窗框無法伸縮,終導致門窗在使用過程中變形。在設計初期,門窗廠拿到設計圖紙后,需要到施工現場對實際洞口進行復尺。由于砌筑施工和門窗制作的誤差積累,洞口尺寸與門窗成型尺寸往往并不吻合。多數門窗廠以批量大的幾種洞口規(guī)格作為復尺依據,取測量平均值來適應其相對應的洞口,這就造成了伸縮縫間隙偏大或偏小,由此帶來諸多隱患。


安裝方法總體上分為干法施工和濕法施工兩大類,目前干法施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帶鋼副框的安裝方式,一種是企口式安裝方式(后塞法安裝),現將施工工藝分述如下: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間的處理
(1)鋁合金門窗安裝固定后,應先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及時按設計要求處理門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
(2)如果設計未要求時,可采用彈性保溫材料或玻璃棉氈條分層填塞縫隙,外表面留5~8mm深槽口填嵌嵌縫油膏或密封膠。

鋁合金門窗附框在安裝和產品保護上應注意問題:工程設計
1、工程設計必須作強度設計計算和試驗,僅根據標準圖集以及型材場家提供的型式檢測報告就進行制作、安裝、驗收,這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行為。因為標準圖集僅是某個系列窗型的分格大樣圖,并未注明按該圖施工所能承受的荷載,所以不能作為制作、安裝、驗收的依據。對不同系列的門窗,必須按受力狀態(tài)不利原則進行強度、撓度的校核或試驗。
2、落地門窗的強度和剛度普遍不足,應對其中的主受力柱(梁)進行加強處理。
3、高層建筑外門窗位置高度 30M時,應按GB《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