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靠

“高墻小井”的徽州民居中常見美人靠,一般設在頂樓朝向天井的一側。按照舊時風俗,待字閨中的年輕女子宜拋頭露面,百無聊賴之際,她們時常坐在天井邊的椅子上仰望頭頂那一片天空,目送掠過的白云或飛鳥遠去—— 這很有可能是美人靠這個浪漫名字真正的淵源。江南水鄉(xiāng),到處小橋流水人家,很多臨水的酒家茶肆飯館都在溪河邊設置美人靠,好讓來往的客人歇歇腳,對生意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發(fā)達的旅游業(yè)讓這種做法在江南地區(qū)的各個古城古鎮(zhèn)里蔚然成風。
今天要說的,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一個尋常而特別的構件—美人靠。
司空見慣,所以尋常。民居,園林,乃至一些公共場所,都有它的身影。它很特別,作為一種別具匠心的設計,集美觀和實用于一身,既是建筑構件,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又承擔了家具的功能,讓人能夠倚坐休息,還給建筑的外觀加了分,使其富于變化、更耐看。在全世界的建筑中,這樣的例子都不多見。這就是美人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一種帶靠欄的長凳

人在疲憊的時候,站著想坐,坐了又想躺。人在悠閑的時候,觀賞景色的時候,也需要放松自己。江南的園林,長廊短亭,樓閣水榭,都有美人靠,向著湖面或荷池傾斜,讓走累的游客舒適地休息一下,更加悠閑地觀賞景色,可見美人靠不僅僅屬于美人。宋代以來的家具,以椅子代表人體的解放,不再經常跪著生活。宋代的木建筑除了營造技術登峰造極以外,把木建筑的藝術也發(fā)展到個高峰。今人已經很難見到宋代的建筑,唯有少量明清木建筑還在風雨飄搖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