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常在清晨起床后,拿個布袋去樹林里尋找知了猴蛻下來的皮,中醫(yī)名叫“”,是一只只琥珀色半透明的空殼。是一味中藥材把它們撿回家,積攢起來賣給收購站,能換回塊兒八毛的零花錢。
捉知了的手段多種多樣,常見的是粘知了。粘知了需要用到面筋,那時候用的面筋都是自己做的。我們偷偷抓一把母親磨好的小麥面粉,先用水揉成面團(tuán),然后再用少許水一遍遍地沖洗,直到洗出又嫩又粘的面筋來。有時候我還會直接抓一把麥粒放進(jìn)嘴里,不停地咀嚼,把面水咽下,直到嚼成面筋。
捉知了猴是件有趣的事,每年夏至后下了場雨,有人就迫不及待到村頭的楊樹林去尋,但此時太早,根本找不到。第二場雨,還沒有。第三場雨,也沒有。此時急切的心就懈怠了,不再冒雨去尋。然而第二天再去樹林中搜尋時,卻見滿地新出的洞窩,樹上成串的,讓你頓生悔恨,但這卻宣告了一年中捉知了猴的開始。方法倒無神秘之處,大體有兩種,即挖知了猴和撿知了猴。 撿知了猴很簡單,撿嘛,白送的,就是要費(fèi)點(diǎn)眼神兒。傍晚時分帶上手電筒出門,村莊外圍的楊樹林子是撿知了猴的之地。農(nóng)村的地面沒有白瞎的,有點(diǎn)空地被誰占了就種上幾棵樹,時間長了也倒連成一片。
太陽落山到天黑前,是摳知了猴的時間段。摳知了猴是門技術(shù)活,首先,要找棵大樹,看樹下的地面上有沒有知了猴爬出來后留下的銅錢大小的洞,如果有,就說明這棵樹今晚或許還會有知了猴出來。知了猴比較偏愛泡桐樹和楊樹,選好樹,就開始仔仔細(xì)細(xì)的搜過樹周邊的每一寸土地。如果發(fā)現(xiàn)平整的地面上有綠豆或者黃豆大小又不太規(guī)則的洞口,那洞里多半會藏著一只知了猴,但是也不要太興奮,因?yàn)檫€有小半的概率是一個螞蟻洞。
蟬花的藥用歷史早在南北朝(公元五世紀(jì))雷敩(xiao)的《雷公炮炙論》就有了加工蟬花的記載:“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到后于屋下東南角懸干,去土后,用漿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細(xì)用之?!币簿褪钦f,作為藥用的蟬花要求是蟬體和蟬體頂端花冠狀物體(孢梗束)完整的個體。
隋唐年間的甄權(quán)所著《藥性論》對蟬花的形態(tài)和藥用價值都進(jìn)行了記載:“其蛻殼,頭上有一角,如冠狀,謂之,。味甘寒,無毒。主小兒天吊,驚癇螈,夜啼心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