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濟陽澄波湖
千年來黃河岸邊、古濟水之北孕育了數(shù)不清的寶藏,濟陽古“八景”便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瑰寶,遐邇,彰顯古風神韻。為紀念孔子而始建于漢唐的聞韶臺歷為“濟陽八大景”之,相傳站在聞韶臺頂?shù)纳n松古槐下,可俯瞰全鎮(zhèn)千家萬戶,南望“濟水澄波”,西睹“禪塔晚燈”,別有一番風韻。如今這些古風遺韻已悄然無蹤,惟有一泓澄波亙古長留。白居易詩中“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闭沁@汩清流,平地開源,潔清秉德,包容眾流而波瀾不揚,潤澤萬物而不濫不竭;雖形狀微細,潛流屢絕,卻能曲折千里,綿亙千年,獨流赴海,將清絕、堅韌融進了濟陽的骨子里去。盡管濟水已逝,但這份風骨猶存,澄波湖項目再現(xiàn)“濟水澄波”。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位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外北熊貓大道1375號,是世界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眾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占地面積1500畝。作為“大熊貓遷地保護生態(tài)工程”,以保護和繁育大熊貓、小熊貓等中國特有瀕危而于世。后前往黃龍溪古鎮(zhèn)享用網(wǎng)紅餐廳特色中餐柴火雞,景區(qū)內(nèi)為半自由人游覽方式,導游無法全程跟隨,游覽過程中切記注意安全,敬請理解并遵守集合時間。后乘車前往樂山國家景區(qū)---樂山風景區(qū),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性情;一座古城,領(lǐng)千古潮流,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歷時90年才告完成,而佛像高71米,比號稱世界的巴米揚(高53米)高出18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自古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參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匯合。登唐朝時期的古棧道---九曲古棧道在瞻仰樂山宏偉氣勢的同時,體驗”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覺”,感受全貌后前往餐廳,靜心享用代表佛家特色的素齋。午餐后繼續(xù)游覽中國三大千年古剎之一的樂山凌云寺
蘇州獅子林
獅子林與拙政園、留園、滄浪亭合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獅子林雖然小,但園內(nèi)的假山群很出名,這些怪石形似起舞的群獅,而且假山與假山間連通猶如迷宮,你可以數(shù)石獅子、鉆石頭迷宮體驗捉迷藏的樂趣。
園林中央為池塘和假山,有獅子峰、含暉、吐月等怪石名峰,還有真趣亭、修竹閣、見山樓等建筑環(huán)繞池塘,登上見山樓可盡覽園內(nèi)山水。園林西部的土山之上有問梅閣,閣內(nèi)桌椅、吊頂、窗紋都是梅花形,閣前遍植梅樹,每年2月盛開。園內(nèi)還有長廊環(huán)繞,長廊的墻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
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原為禪宗寺廟的后花園,后被購為私宅。這座園林深受清朝乾隆皇帝鐘愛,他六下江南必到此地,還曾說假山群內(nèi)共有五百只石獅子。園內(nèi)至今仍存乾隆所賜“真趣等匾額,他甚至在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都仿建了獅子林。
云岡石窟
山西省大同市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是我國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據(jù)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個的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開鑿石窟五所,現(xiàn)存云岡6窟至20窟,就是當時開鑿早的所謂"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從石窟所保存的紀年銘刻和藝術(shù)風格上看,這處宏偉的藝術(shù)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云岡現(xiàn)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5萬1千余尊。而者17米,者僅幾厘米。 云岡石窟以氣勢宏偉,內(nèi)容豐富,雕刻精細著稱于世。古代地理學家酈道元這樣描述它:"鑿石開山,因巖結(jié)構(gòu),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這是當時石窟盛景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