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口罩的特性是輕便,舒適,無味,不含玻纖,對皮膚無刺激性,防水,而且經過消毒后可以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并且就可以防塵,因呼吸阻力小,佩帶衛(wèi)生,將氣溶膠、粉塵、熏煙、霧滴、毒氣和毒蒸氣等經濾料吸附,阻擋而不被人所吸入,有效隔絕污染源。在一個10升容積的密封保鮮盒內放置小型氣泵,并在保鮮盒前后兩端開口。
而普通口罩就是纖維口罩,它的阻流原理就是一個機械阻擋作用,通過這一層一層的機械阻擋,可以把大的顆粒阻擋住,但是直徑小于5微米的顆粒物阻擋不住,更不用說PM2.5的顆粒物,但是口罩和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擋直徑大于4微米的顆粒物,所以普通口罩要戴16層才能起到口罩的效果。GB/T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guī)范》由原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源會發(fā)布,是我國手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于2016年11月1日實施。
在一個10升容積的密封保鮮盒內放置小型氣泵,并在保鮮盒前后兩端開口。進氣口外用膠帶密封粘貼固定實驗用口罩,氣泵的氣管從保鮮盒另一端出氣口接出,加速密封保鮮盒內空氣流動,使保鮮盒內空氣由口罩進入再由氣泵排出,模擬人體呼吸過程。
先用塵埃粒子計數器放置在戶外靜置30秒,測試霧霾天氣平均污染物顆粒數,然后再將此計數器放置在保鮮盒中,打開氣泵換氣,蓋好保鮮盒蓋子,將其置于戶外霧霾環(huán)境中,測試通過口罩過濾后進入“模擬人體呼吸箱”的污染物顆粒數。
普通老百姓可能會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是政府的事,跟普通人沒關系。
這就錯了。
加拿大污水處理領域專家預計,這些被扔進廢水系統(tǒng)的防疫防護用品,每年給加拿大污水排放和污水處理系統(tǒng)增加的運行成本達到2億5千萬加元,這些增加的成本都要由納稅人買單。
而海洋污染也同樣在增加。
在加拿大,丟在街頭的口罩等防疫用品,會隨著雨水從洪水排放系統(tǒng)流入大海,成為危害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tài)平衡的塑料垃圾。
人類對呼吸系統(tǒng)保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公元一世紀,哲學家和博物學家普林尼(Pliny,公元23-79年),他利用松散的動物膀胱皮膚捂住鼻子來過濾粉塵,以免在粉碎朱沙時被吸入這種有毒的硫化物。
中世紀的西方醫(yī)學界認為或亂、黑死病等穿染病都是由空氣中的“瘴氣”產生的,所以為了抵御“瘴氣”,當時的一些醫(yī)生在診斷呼吸疾病的時候都會帶一個鳥嘴面具,這些面罩里會放置一些香料和草藥;盡管不懂其中原理,但的確從一定程度上阻斷疾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