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反叛期青春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jiān)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tài)度。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反叛心理才因此產(chǎn)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反叛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青少年行為,呈現(xiàn)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的事情,諸如長期在網(wǎng)吧,甚至可能流浪、**、進行活動等等。
和孩子溝通下面幾點你做到了嗎?
1、放下姿態(tài)
國外教育中,教師在遇到自己的學生,不管年齡多小,都是以“先生”“女士”來進行稱呼,并要求他們也這樣稱呼老師,從稱謂上就做到了一視同仁,但縱觀我國,不論教師還是家長,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看著學生,如果他們還小,或許不敢挑戰(zhàn)這種,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會越來越蔑視,這時候,越自我感覺良好的成年人,在學生面前越被無視和嘲笑,所以,想要溝通,步必然要平等。
2、尊重孩子
這點是重中之重,學生年齡小,處事不深,想法幼稚,但不代表他們的想法有錯,不代表他們的吶喊無用,成年人總會以一種“你還小你什么都不懂”的心態(tài)來對待學生的想法。
3、少談回報
中國的孝道是父慈子孝,父母慈祥慈愛,兒女才會孝。但社會與成年人們總是會說“你要孝,你要孝,因為父母養(yǎng)了你,所以不管對你怎樣你都要孝”,這種愚孝的思想在以前或許可以,但新時期的學生受到了更自由的思想影響,往往會懷疑這種無條件的孝道。所以,少談回報,少說:養(yǎng)你這么大,你怎么。。。。;少說:你知道我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錢嗎
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物品,不要把孩子看作投資的對象,而要把他們看作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媽媽提問:孩子叛逆、不聽話、厭學,性格暴躁易怒,愛發(fā)脾氣,一不滿意就摔東西,不尊重父母,該怎么辦?問題描述: 我孩子今年16歲了,由于從小過渡溺愛,現(xiàn)在變的非常叛逆、不聽話,還染了一身壞毛病。時不時找我要錢和他的那些所謂的朋友去KTV,要么去網(wǎng)吧打游戲,不給就趁我不注意偷偷拿,還經(jīng)常逃課,我現(xiàn)在只要一說他就跟我吵,吵急了就動手打他,結果他現(xiàn)在還敢跟我還手了,弄得我現(xiàn)在一點辦法都沒有?推薦回答我家孩子跟你們家差不多,今年上初中,由于是獨子,所以從小我和他爸比較疼愛他,孩子是我們希望。
孩子小時候特別乖,但是上初中之后,什么都變了,開始學會抽煙,上網(wǎng),什么壞毛病都學會了,怎么勸都沒有用。
以前那么乖的一個孩子,現(xiàn)在竟然敢跟他爸,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給我看,不讓他玩游戲,強制斷網(wǎng)他就直接把門一關學都不去上。
學習自然不必說了,一落千丈,學校老師直接跟我打電話,讓我把孩子領回家。做為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真是心碎、心痛。
后來為了改正孩子的問題,我們家里人決定加強監(jiān)督管教孩子,經(jīng)常對孩子嚴厲管教,甚至還動手打過,可是幾個月過去,孩子沒有一點改變,還更加嚴重了。
幸好在一個培養(yǎng)孩子的講座上,認識了一位教育界的老師,老師在教育界也是很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