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扦插繁殖黃花菜采收完畢后,從花莛中、上部選苞片鮮綠,且苞片下生長點明顯的,在生長點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將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兩端埋入土中,使苞片處有生長點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細土保護;或?qū)⑵浒?0°的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蓋嚴芽處為宜。當天剪的插條當天插完,以防插條失水,影響成活。插后當天及次日必須澆透水,使插條與土壤密接。以后土壤水分應保持在40%左右。約經(jīng)1周后即可長根生芽。

銹病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及花莖,初侵染產(chǎn)生皰狀斑點,后突破表皮,散出黃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有時很多皰斑合并成一片,表皮翻卷,葉面上鋪滿黃褐色粉狀夏孢子,皰斑周圍往往失綠而呈淡黃色,整個葉片變黃,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花莖變紅褐色,花蕾干癟或脫落。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代產(chǎn)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條件有利病害發(fā)生,植株長勢弱,加重病害發(fā)生。栽種過密,通風不好,地勢低洼,排水不良以及施氮肥過多都使病害發(fā)生嚴重。
[12] 防治方法: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出現(xiàn)病害后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6] 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花薹。葉片初生淺黃色小斑點,擴大后呈橢圓形暗綠色病斑,后發(fā)展成梭形或紡錘形大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由黃褐色變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背面有粉紅色霉層。干燥時易,病重時全葉發(fā)黃枯死?;ㄞ犯胁。Y狀與葉部相似,有時多個病斑愈合成長達10多厘米的凹陷病區(qū),病斑上常有較厚的淡紅色霉狀物,輕者影響花薹生長及花蕾形成,重者花薹折斷而枯死。
④治大腸下血:摺葉董草根端膨大體十個,水煎服。⑤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摺葉萱草根端膨大體五錢,水煎服。(③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藥》)⑥治乳癰腫痛,瘡毒:黃花菜根搗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⑦治小兒疳積黃花菜葉三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近代中外學者對黃花菜的藥用價值更有進一步發(fā)現(xiàn),如日本學者把黃花菜稱“健腦菜”:我國的《營養(yǎng)學報》曾評價黃花菜,具有顯著地降低動物膽固醇的作用。人們知道,膽固醇的是導致中老年疾病和機體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夠而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黃花菜恰恰相反具備了這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