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蓋大棚膜
⑴固定裙膜。裙膜寬6.8米,長度比大棚長1-2米,將1米寬的薄膜一邊卷入麻繩或尼龍繩,用電熨斗等烙合成小筒,蓋在棚架兩側(cè)的下部,兩端拉繩拉緊后固定在棚頭上,中間用細鐵絲將拉線固定在棚架上,在插拱架的邊路開深10厘米淺溝,將超過圍裙的20厘米薄膜埋入溝中踩實。優(yōu)點是造價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畝成本約3000元(連薄膜),缺點是,大棚內(nèi)柱子多,遮光率高,作業(yè)不方便,使用壽命短,抗風、雪性能差。
⑵固定頂膜。頂膜寬度為拱架弧度-80厘米,長度為大棚長 2倍棚高 40厘米,在無風條件下上頂膜,頂膜繃緊后用鐵絲固定在棚頭立柱上。
云南移動苗床廠家,昆明移動苗床建設,歡迎咨詢正規(guī)廠家。我們設計生產(chǎn)的移動苗床、溫室大棚具有造價低、使用壽命長、實用效果好、便于安裝和移動等優(yōu)點,歡迎來電咨詢。
棚型結構與簡易竹架大棚相同,間隔用鋼管和竹竿做拱桿,具有節(jié)約鋼材,降低造價,操作便利等優(yōu)點,有一定的應用面積;性能與成本介于鋼架大棚和竹架大棚之間。
增加了棚體的高度、寬度,提高了棚側(cè)通風窗的高度、寬度,增大了棚內(nèi)空間,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溫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此棚采用直徑28-32毫米、厚1.5毫米的鍍鋅管搭建;頂高3.2-3.5米,肩高1.8米,棚體空間大,適宜種植高蔓蔬菜等。但此蔬菜大棚建造成本大幅提高,每平方米造價20-45元左右,每畝成本1.5-3萬元,主要適合于農(nóng)業(yè)示范園區(qū)及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菜農(nóng)應用。每畝(棚內(nèi)凈面積667m2)竹大棚用料如下:以竹竿和木頭為拱架材料。
棚內(nèi)下挖過深的害處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必然會造成棚前臉處出現(xiàn)較長的遮陰帶。 “地窖式”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臉處見不到光照,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作物長勢極差而得名。棚內(nèi)溫度(氣溫+地溫)因接受太陽光照而提升,處在遮陰帶內(nèi)的作物則會因溫度過低而出現(xiàn)“低溫障礙”。同時,作物生長因缺乏光照而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導致“面黃肌瘦”,甚至“饑餓”而亡。2毫米的鍍鋅薄壁鋼管為大棚骨架材料的鋼棚棚型,棚寬6米,頂高2。
定方位:在選好場地后,先利用指南針定好南北向,然后拉一條長為3米的南北直線,再從南北直線南端斜向西北拉一條長5米直線,再從南北線北端向西拉一條長4米的直線,將其與5米的斜線前端重合,即確定直角90°,后將東西線延長后作為大棚后墻北邊基準線便可。實踐證明,采用正南或南偏西5°的方位角,每天中午太陽光線與前棚垂直,冬季大棚光照時間較長,儲熱較多,利于作物生長。按照此規(guī)劃,分別用卷尺測量出每一間的具體位置,而后南北向進行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