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盤氏瑤醫(yī)告訴你,腹直肌分離了,怎么辦?
如果時間尚短(產后一年之內),并且腹直肌分離的寬度小于3指,可以嘗試收腹等正確的腹部鍛煉,幫助恢復正常。在此期間,不要做仰臥起坐等使腹直肌彎曲的動作。
如果分離寬度比較大,已經超過3指,而且在產后1年~2年仍不能縮小恢復的,應該考慮醫(yī)院檢查。一旦確定了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后,思路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首先要激起腹橫肌的功能
2、接著可對緊張的腹內外斜肌進行松解
3、讓被擠到一邊的腹內外斜肌恢復它應有的肌張力
4、后就是讓腹直肌閉合
盤氏瑤醫(yī)告訴你,如何治療腹直肌分離
1、四點跪位抬單側膝
動作要點:膝蓋抬離床面1cm,保持3秒,15個/組,3組/次,雙邊訓練。
訓練時可明顯體驗到皮帶或腰帶松了的感覺,此動作可以有效喚醒腹橫肌。
2、雙側臀橋(Modified)
動作要點:仰臥位,屈髖屈膝,足跟支撐,雙膝中間夾一小塊墊子;先收緊臀部再抬高,同時雙膝夾墊子或者球;每次維持3-5個深呼吸,20個/次。訓練時也可明顯感到下腹收緊的感覺,此動作可有效喚醒內收肌,盆底肌、膈肌和腹橫肌。
3、足內旋位下蹲
初始動作:雙手扶住床邊,足內旋位,足尖翹起
動作執(zhí)行:下蹲,同時大腿往內夾(內收肌夾緊),體會小肚子收緊的感覺,每次維持3-5個深呼吸,20個/次 。 同樣,訓練時也可明顯感到下腹收緊的感覺,此動作可有效喚醒內收肌、盆底肌、膈肌和腹橫肌。
其實我們都知道產后是忌勞累的,產婦生產后,可能造成會撕裂傷,而佳的復原方法就是兩腿并攏多多休息?,F(xiàn)代醫(yī)師在生產時也會先幫新媽媽剪開會陰,之后再進行縫合處理,所以新媽媽也應該“坐月子”,雖然不代表完全躺在床上不動,但還是應該盡可能地休息,不要爬樓梯,不可過度勞累。盤氏瑤醫(yī)告訴你,如何治療腹直肌分離1、四點跪位抬單側膝動作要點:膝蓋抬離床面1cm,保持3秒,15個/組,3組/次,雙邊訓練。雖然根據(jù)個體差異會有所不同,但還是要注意休息。
盤氏瑤醫(yī)告訴你,產后康復很重要。
產后康復定義
在先進的健康理念指導下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針對婦女產后這一特殊時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進行主動的、系統(tǒng)的康復指導和訓練。盤氏瑤醫(yī)告訴你產后康復6大指標1、骨盆恢復懷孕后,骨盆關節(jié)變得柔軟,讓分娩變得容易。包括對產婦心理以及產后、產道、盆底、、形體、、營養(yǎng)等內容的資詢、指導、調整,使產婦在分娩后1年內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得到快速、的健康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