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主要工藝流程是:(洗凈毛)→混和加油→羅拉梳理→理條針梳 (3道)→精梳→整條針梳和復洗烘干→(精梳毛條)。
散狀凈毛通過單錫林羅拉梳毛機(見梳理機)制成毛條。毛條中纖維大部呈彎鉤狀,用交叉式針梳機將纖維反復梳直,然后喂入精梳機,梳去不符合工藝要求的短纖維和殘存的草雜毛粒,通過復洗烘干,去除油污和染色條的浮色,混織反光絲,并使纖維條定形不易回縮。復洗前后還要再經(jīng)針梳機并合牽伸,后制成符合標準單位重量的精梳毛條。在紡制精紡花呢用毛紗時,一般采用毛條染色。由于染色會使毛條中纖維的整齊度受到影響,還需通過復精梳,即將理條、精梳、整條工序重復一次。精梳毛條在紡紗前通常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貯放,使其中纖維結構回復平衡狀態(tài)。
人們早就利用羊毛紡紗,編結毛衣用以御寒。中國新疆曾出土3000年前的毛織品,歐洲在中古時代,粗梳毛紡已盛行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等地,反光絲,后逐漸傳布到其他國家。精梳毛紡在1850年前后開始發(fā)展,雙面反光絲,法式精梳機(直型精梳機)和英式精梳機(圓型精梳機)相繼問世,耐溫反光絲,形成了兩種類型的精梳工藝:法式適用于細毛;英式適用于粗長的羊毛。針梳機是在法國開始應用的。半精梳毛紡是在以后逐漸形成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毛紡生產(chǎn)中研究和應用了一些新工藝,如各種錠端加拈紡紗、轉杯紡紗、自拈紡紗、包纏紡紗等。這些新工藝尚有待進一步發(fā)展。毛紡工藝總的趨勢是簡化工序、高速、高產(chǎn)和。
紗線構成線圈,經(jīng)過縱向串套和橫向連接便成為針織物。所以成圈是針織的基本工藝。成圈過程可按順序分解成下列幾個階段:退圈--把剛形成的線圈(稱舊線圈)從針鉤移至針桿;墊紗--把紗線喂到織針上;彎紗--把紗線彎曲成線圈的形狀;帶紗--把新墊上的紗線或剛彎成的線圈移至針鉤內(nèi); 閉口--封閉織針針口;套圈--把舊線圈套到針口閉合的針鉤上;連圈--新紗線或新線圈與舊線圈在針鉤內(nèi)外相遇;脫圈--舊線圈從針鉤上脫下套在新線圈上;成圈--使紗線形成一只封閉的和規(guī)定大小的新線圈;牽拉--把新線圈拉離成圈區(qū)域。這只新線圈在下一成圈周期中即成為舊線圈。成圈過程有針織法和編結法兩類。在針織法成圈過程中,成圈各階段按上述順序進行。在編結法成圈過程中,彎紗始于脫圈,并與成圈階段同時進行。在有的針織機上各只織針依次順序完成成圈過程;也有一些針織機的成圈過程各只織針整列地同時進行。
企業(yè): 江蘇凱盾新材料有限公司
手機: 18151529980
電話: 0510-83750191
地址: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周莊鎮(zhèn)周西村周宦路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