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十六羅漢之外的二名羅漢:慶友與賓頭羅
又據(jù)佛經(jīng)記載,十八羅漢原只有十六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后來在十六羅漢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成十八羅漢。關(guān)于十八羅漢后來補(bǔ)上的兩位羅漢,說法不一。一說是著《法住記》的慶友和尚與譯經(jīng)和尚玄奘。前蜀張玄和五代畫家貫休分別畫了十八羅漢圖,宋代時,鑄銅十八羅漢銷售價格,蘇東坡分別為上述的畫賦詩題贊。認(rèn)為十八羅漢中的 第十七尊羅漢是“慶友”,鑄銅十八羅漢生產(chǎn)廠家,也就是《法住記》的作者,第十八尊羅漢是“賓頭羅”(為尊羅漢的異名。)一說是伽葉與布袋和尚。清朝皇帝乾隆則定十 七羅漢為羅漢(即伽葉),十八羅漢為伏虎羅漢(即彌勒)。在民間工藝品的十八羅漢,多為羅漢、伏虎羅漢。生龍活虎,造像形象生動。
布袋羅漢因揭陀——布袋羅漢孫善郁布袋羅漢無量壽佛、乾坤寶袋 歡喜如意、其樂陶陶因揭陀相傳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發(fā)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載蛇的袋。有人認(rèn)為布袋羅漢是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時的布袋和尚,但是布袋和尚于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說佛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闭f完他便失蹤了。由此可見布袋羅漢是布袋羅漢,布袋和尚則是彌勒菩薩顯靈。
羅漢迦葉——羅漢孫善郁羅漢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即是「迦葉」,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據(jù)《法住記》說,以上十六位羅漢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們常駐人間普渡眾生。另一說法是第十七位羅漢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傳說古印度有龍王用洪水淹那竭國,將佛經(jīng)藏于龍宮。后來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jīng),立了大功,故稱他為「」。在《濟(jì)公外傳》中,北京鑄銅十八羅漢,濟(jì)公是羅漢轉(zhuǎn)世: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伏妖,立下不少奇功。幾百年,鑄銅十八羅漢佛像,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jié)未了塵緣。
企業(yè): 唐縣宏達(dá)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手機(jī): 13703321429
電話: 0312-4981609
地址: 唐縣田家莊工業(yè)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