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連日來,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長沙古城墻都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名人故居和古建青瓦頻頻被破壞,引起了人們對于古建青瓦保護的諸多討論和思考。
與此同時,建筑及藝術評論家方振寧正在為鐘鼓樓間的四合院和前門廊坊頭條、廊坊二條的保護做著自己的努力。他連續(xù)多日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中,對上述地區(qū)的現(xiàn)狀做了梳理,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古建青瓦保護的更多注意。作為一名當代建筑的評論和策展人,方振寧先生從1985年開始關注古建青瓦的保護,并且十分重視如何使古建青瓦的保護和利用兩者兼顧。他在采訪中說道,"我在策劃建筑展覽的時候,很關注這樣的主題,青磚青瓦廠家電話,比如怎樣保存、記憶老建筑,怎樣將他們改造成現(xiàn)在能夠使用的場所。會特別強調這兩個方面怎樣交替的運用,這是關于傳承和記憶的問題。
青瓦承襲了三千年的建筑歷史,它之所以能在歷史的長河中久經(jīng)不衰,歸功于它那雅俗共賞、貴賤咸宜的品質,它以自身美觀、淳厚、并能防雨保溫之優(yōu)點,終成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主材之一,在古時亦有“漢瓦”之稱。
在建筑領域蓬勃發(fā)展的當今社會,青磚青瓦廠家供應,青瓦憑借著自身素雅古樸的品質,重新獲得了世人的青睞,在當代仿古建筑上,上饒青磚青瓦廠家,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們將古代磚瓦融入到現(xiàn)代建筑的理念之中,將青瓦重新納入了人們的視線。
中國古代木構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青磚青瓦廠家制造,所以稱為“抬梁式”。宮殿、壇廟、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這種結構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連起來成為排架,然后用枋、檁斗接而成,故稱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疊而成的,因其所圍成的空間似井而得名。這種結構比較原始簡單,現(xiàn)在除少數(shù)森林地區(qū)外已很少使用。木構架結構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屋頂重量由木構架來承擔,外墻起遮擋陽光、隔熱防寒的作用,內墻起分割室內空間的作用。由于墻壁不承重,這種結構賦予建筑物以極大的靈活性。
企業(yè): 河北古艷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手機: 15200131776
電話: 0310-0
地址: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qū)講武鎮(zhèn)杜七方村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