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粘鋼加固的兩大特點
1、粘鋼加固能夠在不改變原有結構尺寸的情況下,順利進行施工,并且可以在重量方面不增加也同樣能改變原來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可以進行簡單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可以保證簡單快捷,全提升加工的效率。
2、粘鋼加固可以是鋼結構和混凝土進行充分的粘合,融為一體,基本上可以試想兩者的行者進行相互交融,因而一般固化的時間較短,可以在短的時間投入使用。所以粘鋼加固也是一種比較快速并且可行度比較高的建筑加固方案。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粘鋼加固還有很多的特點:
(1)設計方法簡單,施工操作安全有效,加固效果可靠
(2)可根據(jù)需要對構件的抗彎等能力進行補強,顯著提高強度韌性,恢復承載能力,延長使用壽命。
(3)粘合材料早起強度提高快,養(yǎng)護24小時后即可達到終強度的百分之九十,4天達到大的強度。
(4)鋼板粘合部位的混凝土體受到約束,能控制已經(jīng)有的裂紋的擴展,防止新的裂紋產(chǎn)生。
五大妙招,讓你輕松告別粘鋼隱患粘鋼加固雖是一項運用廣泛的加固技術,但其施工確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除了按照標準的施工工藝進行粘貼外,以下幾個問題也是影響加固效果好壞的關鍵。1、加固前的卸荷問題在粘鋼加固前需要“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結構上的活荷載”,那是因為若不卸荷,加固結構的新加部分因應力應變滯后而不能充分發(fā)揮其效能,尤其是當原結構工作的應力應變值較高時,對于混凝土承載力為主的受壓構件和受剪構件,結構加固工程,往往會出現(xiàn)原結構和新加部分各個擊破,先后破壞的現(xiàn)象,致使加固效果很不理想,或者根本不起任何作用。我們再來說下加固前卸荷的好處。由于應力應變滯后現(xiàn)象得以降低,乃至消失,若此時原結構工作的應力應變值加高,新舊部分就可同時進入自己的極限狀態(tài),那么結構的總承載力就可顯著提高,加固的目的就達到了。再來說說卸荷的方法。實驗由施工方委托有測資質(zhì)的單位進行現(xiàn)場測試,出具蓋有MA章的檢驗報告。卸荷分為直接卸荷和間接卸荷。直接卸荷,即全部或部分地直接搬走作用于原結構上的可卸荷載。間接卸荷,是用反向力施加于原結構,以抵消或降低原有作用效應。間接卸荷量值,甚至可使作用效應出現(xiàn)負值。間接卸荷有楔升卸荷和頂升卸荷,前者以變形控制,誤差較大;后者以力控制,較為準確。2、粘鋼結構膠的選擇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中已經(jīng)對結構膠毒性做出規(guī)定,要求達到實際無毒衛(wèi)生等級,現(xiàn)市場上經(jīng)機構檢驗鑒定的結構膠所用原料都是無毒的,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但是,對于長期從事施工的人員在配膠涂膠過程中,仍要十分注意防護措施的采用。
此外,在施工中若要以酮等溶劑作為清洗劑時,必須做到禁煙、禁火;填料為時,注意防塵防護;加強通風,防止揮發(fā)組分及有毒性氣體造成污染。
3、表面防腐處理
鋼板粘貼后,通常會在表面進行防腐處理,刷防銹漆等,然后再做進一步裝修裝飾?,F(xiàn)以通常的裝修處理為例,為保證砂漿與鋼板的粘結力,可以用如下方式打底:
如果鋼板面積較大、較平整,包鋼加固公司,可在鋼板表面再掛一層鋼絲網(wǎng),而后進行抹砂漿、白灰保護層,掛網(wǎng)的方法可以用螺栓,也可用粘結的辦法;
在鋼板表面不規(guī)則地粘結一些粗砂粒子(直徑1~3mm即可),膠粘劑就用施工用結構膠或涂膠剩余的多余膠液,這樣再抹砂漿亦可粘結牢靠;
在鋼板表面不均勻粘結一些小木條,大小不限,然后再涂膠粘劑。
4、防火處理
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shù)粘鋼膠為有機膠種,固化后是不耐高溫的,其自身亦無防火功能,遇高溫會碳化而喪失粘結力,所以在有防火要求的加固工程中,鋼板表面應作防火處理,如涂防火涂料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等。
5、結構膠的運輸儲存
粘鋼膠屬于化工產(chǎn)品或化學建材,因此在運輸過程中應按照國家對于化工產(chǎn)品的運輸要求進行,不能因為其本身的無毒屬性而掉以輕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隱患。
儲存?zhèn)}庫應安全通風、防火、防潮,定期抽查。
粘鋼加固施工工法
在工程結構中,由于各種原因,原有的結構構件受到破壞,為滿足即定的使用功能,或者由于使用功能的改變,原有的結構無法滿足使用要求等均需有對原有構件進行加固處理,加固處理的方法眾多,其中粘鋼加固方法為其中之一。
一、工法特點
采用粘鋼結構膠在結構梁的底部(梁鋼板在梁底粘貼有困難時,也可包括梁側一定高度范圍)粘貼鋼板,梁端部采用扁鋼條帶對受彎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進行加固時,應粘貼成垂直于構件軸線方向的加錨在封閉箍或其他有效的U形箍,達到在原有結構截面增大有限的前提下,發(fā)揮受損構件或大大提高原有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6)當被加固構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時,應按現(xiàn)行《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規(guī)定的耐火等級及耐火極限要求,對膠黏劑和鋼板進行防護。
二、適用范圍及條件
2.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對鋼筋砼受彎、大偏心受壓和受拉構件的加固;
2.2適用條件
采用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膠粘劑粘貼鋼板加固混凝土結構時,其長期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不應高于60°,處于特殊環(huán)境(如高溫、高濕、介質(zhì)侵蝕、等)的混凝土結構采用本方法加固時,除應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外,尚應采用耐高溫因素作用的膠粘劑,并按專門的工藝要求進行粘貼;多層粘鋼加固分析從鋼板厚度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出,多層鋼板要比多層碳布限制更多,而對于鋼板來說,無論是單層鋼板還是多層鋼板,厚度上同樣都有10mm的高限制,為何還要采用多層鋼板。
當被加固構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時,應按現(xiàn)行《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耐火等級及耐火極限要求,對膠粘劑和鋼板進行防護。
三、施工
3.1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砼及鋼表面處理---鋼板固定---密封邊縫---配膠---自檢---靜置養(yǎng)護---質(zhì)量檢測
3.2施工準備
1)根據(jù)加固施工圖進行現(xiàn)場定位放線;
2)根據(jù)現(xiàn)現(xiàn)場和被加固構件實際情況制定施工計劃(拆除加固部位的隔墻、管道、吊筋、膨脹鏍栓等)
3)對施工用機器設備進行檢查;
3.3砼梁及鋼板表面處理
被粘貼混凝土表面要打磨平直,除去表面浮漿、油污及雜質(zhì)、直至完全露出結構新面。但要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5mm。若有裂縫,應先用找平膠砂漿修補,用無油壓縮空氣吹出粉粒,并將表面清洗干凈;
鋼板被粘貼表面且砂輪磨去銹蝕的表面,將鋼板(用化學錨栓)固定在被加固構件上。
3.4密封邊縫
用粘鋼膠兌水泥,將鋼板與被加固構件間縫隙的封閉,并按間距500mm預留注膠孔和排氣孔。鋼板與砼之間宜采用化學錨栓連接。
3.5膠的配制
按產(chǎn)品供應商提供說明書要求,嚴格按照比例進行膠的配制,在配制過程中嚴禁雨水、灰塵等異物混入結構膠。
3.6注膠
將配制好的膠液裝入制的壓力容器中,連接到注膠口,開動空壓機進行壓力灌膠。
3.7自檢
鋼板注膠后,用手錘沿粘貼面輕輕敲擊鋼板,如無空洞聲,表示已粘貼密實,否則應補注膠,若錨固區(qū)粘結面積小于90%,非錨固區(qū)粘結面積小于70%則此粘結件無效,應重新粘貼。
3.8靜置固化(一般要求固化24h以上)
3.9質(zhì)量檢測
四、注意事項
4.1本工法適用于鋼筋砼結構,南山加固,不適用于素砼構件;
4.2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xiàn)場實測砼強度等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得低于1.5Mpa;
4.3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件時,應將鋼板受力方式設計成僅承受軸向應力作用。
4.5采用粘貼鋼板對鋼筋砼結構進行加固時,應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結構上的活荷載;
4.6采用手工涂膠粘貼的鋼板厚度不應大于5mm。采用壓力注膠粘結構的鋼板厚度不應大于10mm,且應按外粘型鋼加固法的焊接節(jié)點構造進行設計;
4.7對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進行正截面加固時,共受面沿構件軸向連續(xù)粘貼的加固板宜延長至支座邊緣,且應在鋼板的端部(包括截斷處)及集中荷載作用點的兩側,設置U形鋼箍板(對梁)或橫向鋼壓條(對板)進行錨固;
4.8對梁、應在延伸長度至支座邊緣仍不滿足要求時,應采用下列錨固措施:
2)對板,應在延伸長度范圍內(nèi)通長設置垂直于受力鋼板方向的鋼壓條.鋼壓條應在延伸長度范圍內(nèi)均勻布置,且應在延伸長度的端部設置一道.壓條的寬度不應小于受彎加固鋼板寬度的3/5,鋼壓條的厚度不應小于受彎加固鋼板厚度的1/2。
4.9當采用鋼板對受彎構件負彎矩區(qū)進行正截承載力加固時,應采取下列構造措施:
1)支座處無障礙時,鋼板應在負彎矩包絡圖范圍內(nèi)連續(xù)粘貼;其延伸長度的截斷點應按設計及有關規(guī)范要求確定。在端支座無法延伸的一側,尚應按本規(guī)范的構造方式進行錨固處理;
2)支座處雖有障礙,但梁上有現(xiàn)澆板時,允許繞過柱位,建筑加固補強,在梁側4倍板厚Hb范圍內(nèi),將鋼板粘貼于板面上。
3)當梁上無現(xiàn)澆板,或負彎矩的支座處需采取加強的錨固措施時,可按有關規(guī)范的構造方式進行錨固處理。
4.10當加固的受彎構件需粘貼不止一層鋼板時,相鄰兩層鋼板的截斷位置應錯開不小于300mm,并應在截斷處加設U形箍(對梁)或橫向壓條(對板)進行錨固;
4.11當采用粘貼鋼板箍對鋼筋混凝土梁或大偏心受壓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進行加固時,其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選用封閉箍或加錨的U形箍;若僅按構造需要設箍,也可采用一般U形箍;
2)受力方向應與構件軸向垂直。
3)封閉箍及U形箍的凈間距SSP,N不應大于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大箍筋間距的0.7倍,且不應大于梁高的0.25倍。
4)箍板的粘貼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U形箍的上端應粘貼縱向鋼壓條預以錨固。鋼壓條下在販空隙就加膠粘鋼墊板填平;
5)當梁的截面高度(或腹板高度)H≥600mm時,應在梁有腰部增設一道縱向腰間鋼壓條。
企業(yè): 深圳前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手機: 13923737181
電話: 0755-28760691
地址: 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街道平安大道華南城鐵東物流區(qū)11棟50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