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是什么在影響孤獨癥孩子的行為?
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我們的很多技能都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后天的觀察、模仿而習得。但是自閉癥孩子普遍缺乏自主模仿能力,所以在語言學習階段,需要特意對TA們進行模仿的訓練,除了模仿嘴型,還要模仿發(fā)音。如果口部的模仿無法做到的話,在訓練之前還要訓練TA們的大動作模仿。
還有時候孩子明明會說一些話,但就是不說。比如孩子會叫媽媽,也會說水,但當TA想喝水時卻只會拉著媽媽的手去拿。這是因為平時家長并不引導孩子說,而是直接就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發(fā)現(xiàn)不用語言就能達到目的,就更不愿意說話了。
孩子訓練的黃金時期,不止是在0-6歲,6-12歲也應該同樣把握。
1. 0-6歲學齡前被認為是康復訓練的“黃金期”。一旦上了普小或輔讀學校,家長的主動性便不像以前那么高了。
2.上了普校,學業(yè)加重,能力本就不強的孩子忙于應付課業(yè),無法保證康復訓練的時間。但不訓練,能力更弱,學業(yè)更是應付不過來,每天完成學校功課要到11-12點,福州感統(tǒng)失調是什么原因,孩子累,家長苦,周而復始。有的3年級被退到輔讀學校,有的則是5年級。。。
3.進入輔讀學校,家長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反正已經這樣了,訓練不訓練都無所謂?!逼綍r上學,感統(tǒng)失調,也沒那么多時間,一周一次,上完國家規(guī)定報銷的金額就可以了。身形漸長的孩子,有的甚至和老師差不多高,教起來也不像小孩子那么容易;一個星期過完,福州感統(tǒng)失調干預方法,老師教的內容又差不多忘記了,還得重新開始;有的“星寶”更是屬于倒退型的,一周一次的課,還趕不上他倒退的速度。
注重理解和表達需要的訓練
在了解“餓”的生理特征以及“餓”的解決方式:“吃飯” 后,詢問兒童餓了嗎?引導兒童認識生理需要字符“餓”,并主動表達“餓”以及進一步理解“餓了要吃飯”這一詞組的意義,而后進行正常吃飯。
這一過程主要在于家長引導使自閉癥兒童體會“餓”的意義以及滿足生理需要“餓”的方式——“吃飯”,而非直接讓兒童說出無意義詞組“餓了要吃飯”。
在理解“餓了要吃飯”的詞組意義之后,家長可為“吃飯”附加屬性詞要求,福州感統(tǒng)失調訓練課程,比如:吃什么飯。引導自閉癥兒童主動表達。
在訓練自閉癥兒童主動對他人表達自我的狀態(tài)時,不可一蹴而就,可以運用多種形式循序漸進的表達出“餓了要吃飯” 的意義,比如:口語、圖片、手勢語,目的是孩子掌握主動與外界交流溝通方式。
企業(yè): 福州倉山區(qū)小海豚語訓康復中心
手機: 13809512609
電話: 1380-9512609
地址: 福州市倉山區(qū)福灣路海峽奧體商業(yè)街4號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