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DOS集散控制系統(tǒng)的起源
從1960年代初期開始,就已經將小型計算機應用在工業(yè)程序控制上。例如IBM 1800就有輸入及輸出的硬件,可以收集工廠中的信號,將現(xiàn)場控制接點(數(shù)位接點)的信號及類比信號轉換為數(shù)位的資訊。
Di一個工業(yè)控制電腦系統(tǒng)是在1959年在德州的Texaco Port Arthur建構的,是由TRW公司的RW-300改進而成。
在1975年時,美國的霍尼韋爾公司以及日本的橫河公司分別開發(fā)了分散式控制系統(tǒng),型號分別是TDC 2000及CENTUM。1975年時美國公司Bristol也開始開發(fā)UCS 3000萬用控制器。維美德公司在1978年開始開發(fā)DCS系統(tǒng),稱為Damatic(版本改名為Valmet DNA)。
Bailey公司(目前是ABB的一部分)在1980年開始了NETWORK 90系統(tǒng)。
Fisher Controls(現(xiàn)在艾默生電氣公司的一部分)開始開發(fā)PROVoX系統(tǒng),F(xiàn)ischer & Porter Company(目前已是ABB的一部分)則開發(fā)了DCI-4000(DCI代表Distributed Control Instrumentation,分散式控制儀表)。
分散式控制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微電腦的使用日漸普及,以及在過程控制領域中越來越多微電腦控制的應用。自從直接數(shù)位控制(DDC)以及設ding點控制的應用開始,智能化控制系統(tǒng),電腦已開始應用在過程自動化的領域中。
在1970年代時,控制系統(tǒng)公司,Taylor Instrument Company(目前是ABB的一環(huán))開發(fā)了1010系統(tǒng)、Foxboro開發(fā)了FOX1系統(tǒng)、Fisher Controls開發(fā)DC2系統(tǒng),Bailey Controls則開發(fā)了1055系統(tǒng)。
1、當部分操作員站出現(xiàn)故障時,應使用其它操作員站繼續(xù)承擔機組監(jiān)控任務(此時應停止重大操作),同時,控制系統(tǒng),迅速聯(lián)系熱工排除故障,若故障無法排除時,則應根據(jù)當時運行情況酌情處理。
2、當全部操作員站出現(xiàn)故障時(所有上位機黑屏或死機),若主要后備硬手操及監(jiān)視儀表可用且能夠維持機組正常運行,則可將手操器改為手動,轉用后備操作方式運行,同時排除故障并恢復操作員站運行方式,否則應立即停爐(若無可靠的后備操作監(jiān)視手段,應停爐)。
3、某一項目操作完成后,應將鼠標挪至畫面空白處點擊一下,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不得放在原操作點,以防誤動。
4、切換其它操作員站畫面查看后,操作人員必須操作返回原畫面(誰操作切換,誰操作返回),防止誤操作。
企業(yè): 山東三諾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 18765618777
電話: 0536-3390888
地址: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關街道創(chuàng)新路6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