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本草綱目》:shen苦燥,宜食辛以潤之;肺苦逆,宜食苦以瀉之。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shen燥而滋d陰,上則清d肺金瀉火,乃二經(jīng)氣分藥也;黃1柏則是shen經(jīng)血分藥,故二藥必相須而行,昔人譬之蝦與水母,必相依附。
《本草通玄》:知母苦寒,氣味俱厚,沉而下降,為shen經(jīng)本藥。兼能清d肺者,為其肅清龍雷,勿使僭上,則手太陰無銷爍之虞也。瀉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煩蒸,凡止1咳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瀉,亦令人減食,此惟實火燔灼者,方可暫用。若施之于虛損之人,如水益深矣。蓋苦寒之味,行天地肅殺之令,非長養(yǎng)萬物者也。
臨床應(yīng)用
1. 用于熱病煩渴
該品甘寒質(zhì)潤,善清d肺胃氣分實熱,而除煩止渴。用于溫熱病邪熱亢盛,知母種子批發(fā),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證。常與石膏相須為用,如白1虎湯。
2. 用于肺熱咳嗽,陰虛燥咳
該品功能清瀉肺火,滋d陰潤d肺。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粘稠,常配瓜蔞、大貝母、膽南星同用;或陰虛燥咳、干咳少痰者,多與貝母同用,如二母散。
3. 用于骨蒸潮熱
該品又能滋shen陰、潤shen燥而退骨蒸,故有滋d陰降火之功。用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癥,知母,常與黃1柏同用,配入養(yǎng)陰藥中,以加強滋d陰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黃丸。
4. 用于陰虛消渴,腸燥便d秘
該品有滋d陰潤d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內(nèi)熱傷津,口渴引飲之消渴病,常與天花1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湯。用于腸燥便d秘,常與生首烏、當1歸、麻仁同用,又有潤腸通1便之效。
藥d用價值
藥源相關(guān)
出處:《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別名:蒜辮子草、羊胡子根、地參、連母、水須、穿地1龍、蟲氏母。
類別:清熱瀉火d藥
來源:該品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莖。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及泥沙,曬干,習(xí)稱“毛知母”?;虺ネ馄ぃ阜N子價格,曬干。 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藥,生用,賣知母種子,或鹽水炙用。
知母栽種2-3年開始收獲。春秋兩季可采挖,以秋季采收較佳,除掉莖苗及須根,保留黃絨毛和淺黃色的葉痕及根莖,曬干為“毛知母”。趁鮮剝?nèi)ネ馄?,曬干為“知母肉”?/p>
炮制:鹽知母,取知母片,照鹽水炙法炒干(每100斤加鹽2斤半用開水化開)。該品照上述(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含菝葜皂苷元(C27H44O3)不得少于 0.90%。
根據(jù)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知母、鹽知母、炒知母、酒知母,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鹽知母、炒知母、酒知母密閉,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
企業(yè): 亳州市皖豐中藥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 18156700855
電話: 0558-5882199
地址: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qū)張店鄉(xiāng)雜營小學(xué)東350米郭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