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面食演變
面食面點小吃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狀食品。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出現(xiàn)油炸及蒸制的面點,如蜜餌、酏食、糝食等。此后,隨著炊具和灶具的改進,中國面點小吃的原料、制法、品種
日益豐富。出現(xiàn)許多大眾化風味小吃。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面、煎餅、湯圓、煎餃等;南方的燒麥、春卷、粽子、元宵、油條等。此外,各地依其物產及民俗風情,又演化出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
做好面食
1.怎么和面效果好
1、餃子面:500克面粉加50~60%的溫水,放2%的精鹽,充分揉和,醒面30分鐘開始操作。面中放鹽不僅會增加面筋,出鍋的餃子也不粘皮。
2、搟面條面:500克面粉加35~40%的溫水,放2%的精鹽及少量食用堿,醒面30分鐘后操作。這樣不僅會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不易斷條。
3、蒸饅頭面:500克面粉加50%左右的溫水,放酵母1%,可加少量白糖,充分揉和后置暖處充分醒發(fā),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柔軟芳香。
4、烙餅面:500克面粉加50~60%的溫水,醒面20分鐘后揉做,效果很好。
面粉的色澤
正常的面粉色澤為乳白或乳黃色,蒼白或慘白色的面粉往往是添加了過量的增白劑。
面條
在面粉中加入約1/3的冷水,攪拌均勻,醒面20分鐘后壓成面片,然后分幾次在家用壓面機上壓成約1毫米厚的面片,切條即可。若用手搟面,面團可和的稍軟一些。煮面時,可在水面加一湯匙油,面條就不會粘,還能防止面湯起泡沫溢開鍋外。
餃子
制作餃子時,和面加水量介于饅頭和面條之間約為45%。煮餃子時先敞鍋煮皮,皮熟后,再蓋鍋煮餡,溫度上升,餡易煮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敞鍋煮皮,蓋鍋煮餡"。
自發(fā)粉的使用
在自發(fā)粉中加入約一半左右的溫水(35℃左右),揉勻面團靜置醒發(fā)30分鐘后成型。冷水上鍋入屜,文火加熱,水開后15-20分鐘即熟;使用自發(fā)粉時要將面團充分揉透(可分兩次揉),否則面筋未形成網絡,揭鍋后饅頭易塌陷; 若使用富強粉制作饅頭,則需加入適量酵母(1%左右),并適當延長發(fā)面時間約20分鐘。
加水量
制作不同的面食時加水量是不一樣的。面條、餃子、饅頭加水量應依次增加。并且根據不同品質的面粉作適當?shù)恼{整。
企業(yè): 西安趙家臘汁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手機: 13119135353
電話: 029-88895570
地址: 西安市高新區(qū)高新四路中段(原趙家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