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精美城區(qū)建設年”,美化城區(qū),生態(tài)發(fā)展是其發(fā)展的主題。其中也積極使用了透水產品。營盤路兩廂,經過提質改造人行道拓寬了1.5米,路面鋪磚全部換成了暗紅色環(huán)保型透水磚;排水條件差的路段增設了軟式透水管,機非分車帶安裝了澆灌裝置,設立了距離合理的取水點;全路段的側石進行了整體更換,靠人行道花壇邊采用降低的方式,拉近了綠化與行人的距離。而進行這樣的改造,在市民中也產生了良好的反響。透水產品的出現(xiàn),景觀透水地坪價格,使得路面整齊劃一,整潔衛(wèi)生,同時和周圍的植物相融合,營造了更加舒適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透水混凝土發(fā)展歷程
透水混凝土的應用始于100多年前,據記載:1852年英國在建造工程中開發(fā)了不含細骨料的混凝土,即透水混凝土。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對透水混凝土設計方法的研究。1995年,南伊利諾伊大學的闡述了透水混凝土作為路面鋪裝材料的使用技術,并對其物理性能進行了探討研究。后來,其他國家如日本、法國等也開始對透水混凝土進行研究和開發(fā)。
我國于1993年開始進行透水混凝土與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磚的研究[4],并于1995年成功研制出透水混凝土。隨著透水混凝土應用范圍的擴大,從2009年開始我國出臺了一系列規(guī)范和標準,如CJJ/T 135—2009《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和標準圖集10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鋪設》等。一些地區(qū)也出臺了一些地方標準,如2007年8月北京市路政局出臺了《北京市透水人行道設計施工技術指南》,2007年深圳推廣的《彩色環(huán)保透水透氣混凝土和透水透氣瀝青路面(地坪)新技術》等。
為確保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數(shù),拌制時對混凝土加水量應嚴格控制,太干影響骨料粘結,太稀造成骨料裹漿困難同時漿料積底堵塞孔隙。一般是先把50%左右的用水量、骨料投入攪拌機攪拌60s左右,然后添加外加劑水泥等材料再攪拌30s左右,后,將剩余水量加入攪拌40s左右即可,拌制好的透水混凝土應該是手握成團,手松團散,骨料裹漿均勻無流淌,漿體表面泛有光澤。當設計要求是彩色面層時,為節(jié)約成本,一般采取分層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首先拌制底層原色透水混凝土,骨料可以采用10~16mm的稍大骨料以提高混凝土的透水率和強度,可以不摻顏料,攤鋪后迅速滾壓1~2遍,隨后進行面層彩色混凝土的拌制,確保在底層初凝之前進行面層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攤鋪。為增加面層透水混凝土的平整性和美觀度,面層一般采用4~7mm的小骨料進行拌制,同時為防止底層與面層透水混凝土產生混雜而影響色彩效果,一般需采用不同的攪拌設備分別進行攪拌和運輸。
企業(yè): 南京珉珀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手機: 13952025666
電話: 139-52025666
地址: 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工業(yè)園B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