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采用增大截面對結構受力部位進行加固是常見的一種方式,對于承載力和剛度不足的混凝土構件來說,這種加固方式是很實用也很經濟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通過增大原結構截面面積和增大受力筋配筋率來達到提高構件承載力和剛度。
通常需要加大截面面積法的構件一般是在受彎部位,對此有三種加固方式來達到此目的。
一、在截面受壓區(qū)加固受彎構件
加固構件鋼筋應力、承載力、抗裂度、撓度、裂縫寬度的計算和驗算,按照疊合式受彎構件的規(guī)定進行。為減少新增混凝土面層產生溫度、收縮應力引起的裂縫,需按構造要求配置受壓鋼筋和分布鋼筋。需要注意的是,該種方法主要用于樓板的加固,對梁而言,僅在樓層或屋面允許梁頂面突出時才能使用。因此,一般只用于屋面梁、邊梁和獨立梁的加固,上部砌有墻體的梁雖然也可采用這種做法,但應考慮拆墻是否方便。
二、在截面受拉區(qū)加固受彎構件
這種方法主要針對受彎構件受彎承載力不足的情況,由于受到二次受力的影響,其正截面受力性能與疊合式受彎構件和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力性能有所不同。
三、在截面受壓區(qū)和受拉區(qū)加固受彎構件
這種加固主要針對受彎構件的正負受彎承載力均不滿足要求的情況。
建筑加固公司對于加固界面的處理:混凝土構件增大截面加固技術關鍵在于新、舊混凝土能否共同整體工作,核心是結合面剪力能否有效地傳遞。許多試驗表明,新、舊混凝土結合面往往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其抗剪強度遠低于整澆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新混凝土的收縮、彈性變形、塑性變形、徐變等與舊混凝土存在差異,甚至出現裂縫,結合面上抗?jié)B,抗凍性能均會降低。為了確保新、舊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可靠性、耐久性、增大截面部分與原構件之間的界面處理極為重要。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時,原構件混凝土表面應經處理,設計文件應對所采用的界面處理方法和處理質量提出要求。一般情況下,除混凝土表面應予打毛外,尚應采取涂刷結構界面膠、種植剪切銷釘或增設剪力鍵等措施,以保證新舊混凝土共同工作。
A. 當梁段按簡支計算但實際受到部分約束時,應在支座上部設構造筋,其截面積不應小于下部跨中縱筋1/4,實際工作中,所有梁配筋都應滿足上部支座配筋不小于底筋的1/4。
B. 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受壓鋼筋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受壓鋼筋直徑的1/4。
C. 沿全長的頂面、底面的鋼筋,一二級不應少于2C14,且分別不應少于梁頂面、底面縱筋中較大截面的1/4,;三四級不應少于2C12.(配筋率=配筋面積/界面有效面積{bxh0,h0指合力作用點至梁截面邊距離})
D. 貫通筋與柱截面關系:一二三級框架梁內貫通中柱的每根鋼筋直徑,對于框架結構中的框架柱截面,不應大于矩形柱該方向尺寸的1/20,不應大于鋼筋所在位置圓柱弦長的1/20;對于其他結構類型,“不應大于”改為“不宜大于”。
企業(yè): 重慶筑龍?zhí)胤N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手機: 13883601177
電話: 023-67631739
地址: 重慶市江北區(qū)紅黃路9號19-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