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尾海雕(學(xué)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鳥綱、鷹科、海雕屬的大型猛禽,體長84-91厘米。成鳥多為暗褐色;后頸和胸部羽毛為披針形,較長;頭、頸羽色較淡,沙褐色或淡黃褐色;嘴、腳黃色,尾羽呈楔形,為純白色。
活動的海拔高度為2500-5300米。多活動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澤地帶。棲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區(qū),繁殖期間尤其喜歡在有高大樹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區(qū)的開闊湖泊與河流地帶。白天活動,雄鳥和雌鳥的叫聲明顯不同。常單獨或成對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飛翔,冬季有時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魚為食,常在水面低空飛行,發(fā)現(xiàn)魚后用爪伸入水中抓邊。此外也吃野鴨、、天鵝、雉雞、鼠類、野兔、狍子等,有時還吃動物。繁殖期為4-6月,每窩產(chǎn)卵通常為2枚。
繁殖于歐亞大陸北部和格陵蘭島,越冬于朝鮮、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為波蘭的國鳥。
灰腹角雉(學(xué)名:Tragopan blythii)體長68厘米,猩紅色頸及眉線與黑色頭部成明顯反差的角雉。黃色臉頰裸皮為本種特征。肉垂及肉質(zhì)角藍(lán)色。鱗斑狀的胸、腹部有別于其他角雉。由于臉裸出部和體羽斑紋顏色的不同。共分化為2個亞種,指名亞種臉的裸出部為深藍(lán)色,僅見于云南西北部的貢山;藏南亞種臉的裸出部為金黃色,分布于西藏南部、東南部的察隅、錯那、墨脫等地。
主要以植物嫩芽、種子、漿果為食,也吃昆蟲、小蛙等動物性食物。殖期為4-6月。營巢于森林中的樹上。
豹貓(學(xué)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貓科、豹貓屬動物。頭體長360-660毫米;尾長200-370毫米;后足長80-130毫米;耳長35-55毫米;顱全長75-96毫米;體重1.5-5千克。豹貓在中國也被稱作“錢貓”,因為其身上的斑點很像中國的銅錢。體型和家貓相仿,但更加纖細(xì),保護(hù)區(qū)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監(jiān)測系統(tǒng),腿更長。南方種的毛色基調(diào)是淡褐色或淺黃色,而北方的毛基色顯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的斑點。體側(cè)有斑點,但從不連成垂直的條紋。明顯的白色條紋從鼻子一直延伸到兩眼間,常常到頭頂。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帶有白斑點。兩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從眼角內(nèi)側(cè)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內(nèi)側(cè)眼角到鼻部有一條白色條紋,鼻吻部白色。尾長(大約是頭體長的40-50%),有環(huán)紋,至黑色尾尖。
企業(yè): 廣州澳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手機(jī): 18922128751
電話: 020-82185020
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qū)思成路35號03棟B座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