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節(jié)能、節(jié)材,環(huán)保。
2、電氣性能:“可撓電氣導管”電阻小于0.05/0.03。
3、可撓性:可自由彎曲定型,施工簡單方便,提高其效率。
4、機械性能:抗壓性能--螺旋結(jié)構,異型截面,扁平率小于2%??估阅堋獙嶋H拉力3000N不斷裂。
5、施工便捷,性能優(yōu)越。該管重量輕,搬運方便,折彎和切割不用機械,彎曲走向自如,連接簡易(無需套扣),并配有相應的各種附件。
一,灌注樁導管拔不出原因及解決方法:
1、導管鋼絲繩掛住了鋼筋籠。解決方法:上下左右擺動幅度大點掙脫掛住的鋼絲繩。
2、埋管深度超過7米,卷揚機力量不夠。解決方法:可以加輔助設備上拔。
二,導管法灌注樁
水下灌注混凝土 也稱導管混凝土,是將混凝土通過豎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進行灌注的方法。適用于灌注圍堰、沉箱基礎、沉井基礎、地下連續(xù)墻、樁基礎等水下或地下工程。
導管是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時使用的一種工具,目的是讓混凝土與水分隔開,因此,必須要保證施工過程中的每一時刻,導管必須埋在混凝土中。規(guī)范規(guī)定,導管的埋置深度一般在2-6米。至于怎么計算,就很簡單了。
第1、關注前的導管深度,規(guī)范規(guī)定,導管長度一般比孔深小于500mm以內(nèi)。例如,樁孔深度20米,導管深度一般要求大于19.5米。
第二、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隨時測量混凝土面的深度,計算孔內(nèi)剩余導管長度與混凝土面據(jù)空口的深度之差,如果混凝土面高度小于導管長度,可拆除導管,但要保證拆除導管后導管埋置深度必須在2米以上。
避免在導管管壁上出現(xiàn)裂縫:主要原因是導管壁用料太薄,另一原因是導管使用時間太久和次數(shù)太多將導管壁磨薄了或者是受到外力因素的影響。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灌注不順暢而進行上下扯動時,因管內(nèi)混凝土壓力過大,使導管壁薄弱部位出現(xiàn)裂縫。在新制導管時,不要用小于3mm的鋼板,用使用次數(shù)太多的舊導管時,要進行鉆孔檢查,若過薄或有薄弱部位應馬上處理或及時更換新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