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瀝青路面
瀝青路面是指在礦質材料中摻入路用瀝青材料鋪筑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結合料提高了鋪路用粒料抵抗行車和自然因素對路面損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塵、不透水、經久耐用。因此,瀝青路面是道路建設中一種被廣泛采用的路面。
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范疇,但其基層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水硬性材料。
瀝青路面主要分類一
路拌瀝青路面路拌法是堆料于路床上,澆灑適量瀝青,然后用機械或人工拌勻,并鋪平壓實。由于在路床上的集料無法加熱,因此需要采用稠度較稀的瀝青乳液或液體瀝青作結合料,拌和時乳化瀝青不常加熱,液體瀝青閃點高者可以加熱。氣候潮濕時,還需要在瀝青中加入抗剝落劑或采用陽離子瀝青乳液,或在混合料中摻入水泥、石灰等,以增加潮濕集料與瀝青的粘著力。路拌瀝青混合料因受各種條件限制,其路用性質不如廠拌瀝青混合料,但可節(jié)約就地沙石料的往返運輸費和能耗,常用于次要的公路或農村道路。調查結果表明,影響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是平整度,其次是道路裂縫,然后是車轍。
瀝青路面裂縫的措施
防止措施
針對以上分析的瀝青路面病害的原因,主要從施工材料、設計、施工、養(yǎng)護和交通管理等5個方面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1)材料方面
合理確定瀝青路面結構,瀝青面層的裂縫主要由瀝青面層本身的低溫收縮引起的。選用低溫勁度小、延度大、溫度敏感性差、含蠟量低的優(yōu)瀝青,精選礦料,準確級配瀝青面層的礦料和合理配置瀝青混合料配合比。配制出性能優(yōu)良的瀝青混合料,控制瀝青用量,保證瀝青混合料性能優(yōu)良,均可有效減少裂縫。瀝青路面基本材料一集料集料是瀝青路面材料中礦物質粒料的通稱,在路面材料中起骨架作用和填充作用。
(2)設計方面
精心設計,對地形復雜地段做好地質調查工作。要特別注意加固地基,防止因地基軟弱而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對填料進行處理后再填筑路基,確保路基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以保證路面具有穩(wěn)定的基礎:選用抗沖刷性能好、干縮系數(shù)和溫縮系數(shù)小及抗拉強度高的半剛性材料做基層:選用優(yōu)瀝青做瀝青面層;面層與路緣石、平石及其它構筑物應接順,不得有積水現(xiàn)象,如圖7。在穩(wěn)定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應該選用針入度較大的瀝青做瀝青面層。
瀝青路面混合料攤鋪
(1)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或SMA時,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攤鋪機的收料斗應涂刷薄層隔離劑或防粘結劑;
(2)鋪筑快速路和主干道瀝青混合料時,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宜超過6m(雙車道)~7.5m(3車道以上),通常宜采用兩臺或更多臺數(shù)的攤鋪機前后錯開10m~20m成梯隊方式同步攤鋪,兩幅之間應有30mm~60mm左右寬度的搭接,并躲開車道輪跡帶,上下層的搭接位置宜錯開200mm以上;一般是通過雙輪振動壓路機進行路面的碾壓,在碾壓方式上可以采用與初壓相同的方法,碾壓的次數(shù)應該在6次以上,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路面的穩(wěn)固和結實。
(3)攤鋪機應采用自東找平方式,下面層宜采用鋼絲繩、路緣石、平石等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層宜采用平衡梁或浮動基準梁攤鋪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層根據(jù)情況選用找平方式,如圖7.2.2-4;直接接觸式平衡梁的輪子不得粘附瀝青,鋪筑改性瀝青或SMA路面時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如果在路面碾壓過程中出現(xiàn)推移現(xiàn)象,這個時候可以等到溫度變低之后再進行碾壓,如出現(xiàn)橫向裂紋,應檢查原因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4)瀝青路面施工的氣溫應符合本指南要求,寒冷季節(jié)遇大風降溫不能保證迅速壓實時不得鋪筑瀝青混合料;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根據(jù)鋪筑層厚度、氣溫、風速及下臥層表面溫度不得低于表7.3.2-3要求,每天施工開始階段宜采用較高溫度的混合料;
(5)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shù)應根據(jù)混合料類型由試鋪壓確定,攤鋪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攤鋪層厚度及路拱、橫坡,由使用的混合料總量與面積校驗平均厚度;
(6)在路面狹窄部分、平曲線半徑過小的匝道或加寬部分,以及小規(guī)模工程不能采用攤鋪機鋪筑時可用人工攤鋪混合料;
(7)在雨季鋪筑瀝青路面時,應加強氣象聯(lián)系,已攤鋪的瀝青層因遇雨未能壓實的應予鏟除。
想要了解更多瀝青路面的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中君泓發(fā)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