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萵筍的營養(yǎng)價值:
萵筍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特別在葉中更高。每500克鮮萵筍葉中(北京地區(qū)),含蛋白質(zhì)10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鈣190毫克,磷185毫克,鐵5.5毫克,胡蘿卜素10.7毫克,維生素B20.6毫克,維生素C75毫克等。萵苣為菊科萵苣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漢時傳入中國。但在莖中含量就低得多,每500克萵筍莖,含蛋白質(zhì)僅1.5克,脂肪僅0.2克,碳水化合物僅4.7克,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的含量甚微。
萵筍是萵苣嗎?
萵筍是萵苣,但是萵苣不僅僅是萵筍。萵苣可分為葉用和莖用兩類,葉用萵苣又稱生菜,莖用萵巨又稱萵筍、香筍。
萵筍和萵苣的區(qū)別
萵苣和萵筍因為清爽的口感,豐富的營養(yǎng),深受人們喜愛。但是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萵苣和萵筍不是一種蔬菜,萵苣不是萵筍,而萵筍可以稱得上是萵苣。因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萵苣其實是生菜,是萵苣的一種,主要是吃葉的。此外還含豐富的磷與鈣,對促進(jìn)骨骼的正常發(fā)育,預(yù)防佝僂病,幫助正常長牙都是很有好處的。而萵筍也是萵苣的一種,主要是吃莖的。所以說萵苣是這類蔬菜的一個總稱,而萵筍只是這一個總目下的子目,不是同一種蔬菜的不同名稱。
萵筍采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隔離1000米左右。第1次緩苗后15天左右進(jìn)行,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15千克或尿素12千克,促進(jìn)幼苗發(fā)棵,生長敦實。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征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見方,去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cè)枝生長,開花時適當(dāng)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后減少澆水,開花后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fā),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
選擇萵苣的品種:
在春冬時節(jié)種植萵苣,應(yīng)該選擇耐寒的、適應(yīng)性強(qiáng)的、抽蔓遲的萵苣,比如耐白葉實、耐寒二白皮、若蔓葉;如果是在夏秋季節(jié)種植,則選擇耐熱的早熟品種,像耐寒白葉實和耐熱大花葉。
萵筍怎么種,萵筍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越冬萵筍、春萵筍選用耐寒,適應(yīng)性強(qiáng),抽薹遲的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寒二白皮”、“若蔓葉”等。夏、秋萵筍,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如“耐寒白葉實”、“耐熱大花葉”等。
2、合理密植,遮陽保濕。7月中下旬萵苣苗4-5片真葉展開后,選擇傍晚或陰天帶土移栽,-般行距33公分、株距30公分。注意大小苗分級移栽,栽后澆足活棵水,大棚架上覆蓋遮陽網(wǎng),促進(jìn)緩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