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期,只要不是特別大風(fēng)的天氣,幾乎不影響蜜蜂采集。良好的天氣能夠提高蜜蜂采集紫穗粉的工作效率;雨后,隨著氣溫的升高,紫穗穗上無水珠,便有蜜蜂開始采集。
紫穗槐開花無大小年現(xiàn)象,不易發(fā)生病蟲害,且紫穗期蜂王產(chǎn)卵積極,子脾密實度好,育王接受率高是繁殖強群的理想蜜粉源植物。
一般果樹種植后均要等待5年左右方可開花結(jié)果,而紫穗花年就有少量吐粉,兩年以上便可大量吐粉,是十分適合種植利用的蜜粉源。
種子處理:紫穗莢果果皮含有油脂,種子堅硬,硬粒較多,不易吸水透氣,發(fā)芽緩慢。為使幼苗出土整齊、縮短出苗期、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生產(chǎn)上我們采用熱水浸種催芽法。播種前,將種子(帶莢皮)放在大盆中,然后倒人2份開水,1份涼水,水溫約60℃。邊倒熱水邊攪種子,使種子上下受熱均勻,當(dāng)水溫約達30℃時,停止攪拌種子,自然冷卻后浸種24h。撈出種子后用0.5%高溶液消毒3h。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2~3遍,控干種子,將1份種子混3份濕沙(即水捏成團,手松沙散),并均勻攪拌。放置在溫暖向陽坡度約5℃,背風(fēng)的地方,保持種溫20℃左右,上面蓋上濕草片,保持適宜濕度,含水量約60%,催芽3~4d,每天用溫水(約30℃)噴灑種子,并翻動1~2次,使上下種子干濕均勻一致,如果遇到下雨的天氣,要用塑料薄膜將種子覆蓋,避免種子濕度過大或積水,防止種子受害。待種裂嘴露白時即可播種。紫穗槐經(jīng)過熱水浸種催芽處理的種子比不浸種干播的種子提前7~10d發(fā)芽出土,出苗率達90%。

研究表明,起壟溝植方式下壟溝內(nèi)可匯集灌溉水和降水,提高土壤含水率;在0~40 cm土層起壟處理比未起壟處理的土壤鹽分低15.7%,起壟溝植處理可以形成“高水低鹽”的水鹽環(huán)境,從而使紫穗槐的成活率、株高、冠幅均高于未起壟處理。2種種植方式下,隨量增加脫鹽效果越顯著,紫穗槐的成活率、株高、冠幅指標(biāo)隨量增加而增加;灌溉定額為9 750和11 250 m3/hm2時,紫穗槐生長指標(biāo)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