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配方施肥
對馬鈴薯來說,在肥料的三種元素中,鉀是需要的,其次是氮和磷。每生產(chǎn)1000公斤塊莖,馬鈴薯需要從土壤中吸收2.5-3公斤氮、0.5-1.5公斤磷和6-6.5公斤鉀。根據(jù)土壤肥力和馬鈴薯對肥料的需求,各地可進行配方施肥。施用化肥時,一些農(nóng)家肥或有機肥可以起到保肥、保濕、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和抗旱的作用。單行起壟種植/壟距75-80厘米,每壟一行,種植間距18-20厘米,播種密度4000-4500株/畝。播種時間在刺前和刺后,當?shù)孛鏈囟冗_到7-8℃時,深度為10厘米。選擇一個沒有大風或寒流的晴天播種。為了控制地下害蟲,在覆蓋土壤之前,可以將2千克/畝3%的賈基異氟醚顆粒噴灑到溝渠中。起壟覆土時,覆土深度為10-12厘米,起壟高度為15厘米。
在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區(qū)適時播種,冬季馬鈴薯的播種期應在12月底至次年2月上旬(為避免出苗后低溫凍害,應盡可能推遲播種),早熟品種應在晴天播種,早熟品種應每畝種植5500點左右。根據(jù)降雪的影響,高寒地區(qū)的播期應提前或推遲。播種深度為8-12厘米,播種深度為15厘米,防止綠皮過淺現(xiàn)象。使用腳肥料的馬鈴薯消耗更多的鉀肥,其次是氮和磷。產(chǎn)量3000公斤/畝的新鮮馬鈴薯吸收16公斤氮、6.5公斤磷和32公斤鉀。冬季馬鈴薯用塑料薄膜覆蓋后,不容易再施肥。腳肥必須一次施用。復合農(nóng)家肥每畝可施2000公斤左右。一般每畝施用100公斤專用復合肥(16333:16或17:336022)、15公斤尿素和20公斤硫酸鉀。
馬鈴薯晚疫病
癥狀:被雨水沖刷或密集種植的樹冠底部是馬鈴薯晚疫病的主要場所,植物葉片是馬鈴薯晚疫病病原傳播的主要媒介。植物的受部分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受到孢子的影響,二次傳播可以通過空氣和水的傳播進行。
防治措施:一是選擇健康無病的種薯播種,種薯分別收集、儲存和貯藏。第二,注意監(jiān)測天氣狀況,尤其是初夏。如果出現(xiàn)馬鈴薯晚疫病癥狀,必須進行科學的防治。馬鈴薯開花前后,可定期噴灑保護性殺菌劑,如75%百菌清可濕性600倍液進行系統(tǒng)防治,每隔一周噴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