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普通家用代步汽車年均行駛里程有多少能超過一萬公里?
普通家用代步汽車年均行駛里程有多少能超過一萬公里?相信除有自駕游愛好,或者兼顧商務通勤的車輛以外;大部分上班族的車輛每年只是幾千公里而已,重點是這些車輛普遍沒有室內(nèi)停車的條件,輪胎要面對的是風雨侵蝕與溫度的影響。此類車輛的輪胎普遍≤6年即需要更換,那么就沒有選擇耐磨輪胎的必要性了;因為靜音型輪胎也能用到七八萬公里,在老化更換周期相同的前提下,為什么不選擇這種胎噪更低,且減振效果更好的輪胎呢。
“換胎如換車”是很多老司機都深有體會的一句話
“換胎如換車”是很多老司機都深有體會的一句話。畢竟一輛汽車接地部件就是輪胎,加速、剎車、過彎,一切的動態(tài)表現(xiàn),都要經(jīng)過輪胎來操作。不過首先我們都要明白一點,輪胎花紋的設(shè)計是有針對性的,而很多時候兩種不同的需求就像蹺蹺板的兩端,一側(cè)按下去另一側(cè)就得翹起來。比方說一級方程式的戰(zhàn)術(shù)之一就是輪胎策略,在抓地力和耐磨性這一對矛盾體里面做選擇,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比賽勝負的。
輪胎要規(guī)定在輪轂上,胎寬的尺寸必須符合輪轂的尺寸(也就是J值),超過或者小于,很容易導致輪胎脫離輪轂,造成安全隱患。為什么有些輪胎不是在輪轂J值的范圍內(nèi),卻能安裝上16寸的輪轂;有些人把185胎寬的裝到6.5J的輪轂上,也沒有出現(xiàn)脫離輪轂。那是因為駕駛還不夠激烈,如果駕駛激烈一些,在過彎道或者緊急變線,這種超出輪轂J值的輪胎,很容易就脫框,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