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yè),美國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fā)展方向、科研任務,并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注重基礎科研。
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臺數控機床、1958年創(chuàng)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創(chuàng)開放式數控系統(tǒng)等。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相比,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
1 加工精度高,具有穩(wěn)定的加工質量;
2 可進行多坐標的聯(lián)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3 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jié)省生產準備時間;
4 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5 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6 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數控機床是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動地對被加工零件進行加工。我們把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工藝參數、刀具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切削參數以及輔助功能。
按照數控機床規(guī)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編寫成加工程序單,再把這程序單中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然后輸入到數控機床的數控裝置中,從而指揮機床加工零件。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tǒng)的自動化機床。
由于刀具安裝在長軸的前端,就會出現軸的撓度等問題,所以,要想加工出真正圓形的汽缸是十分困難的。為此,斯密頓不得不多次改變汽缸的位置進行加工。對于這個難題,威爾金森于1774年發(fā)明的鏜床起了很大的作用。這種鏜床利用水輪使材料圓筒旋轉,并使其對準中心固定的刀具推進,由于刀具與材料之間有相對運動,材料就被鏜出j確度很高的圓柱形孔洞。當時、用鏜床做出直徑為72英寸的汽缸,誤差不超過六便士硬b的厚度。用現代技術衡量,這是個很大的誤差,但在當時的條件下,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是很不簡單了。 次數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