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臥式加工中心快速進給達到 30~ 60m/min 以上,主軸電機功率 22-40KW 以上,刀庫容量按需要可從 40 把增加到 160 把,加工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立式加工中心, 是重型機械加工的。加工中心大多可設計成雙工作臺交換,當一個工作臺在加工區(qū)內(nèi)運行,另一工作臺則在加工區(qū)外更換工件,為下一個工件的加工做準備,工作臺交換的時間視工作臺大小,從幾秒到幾十秒即可完成。
該自動車床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道加工,可以自動裝卸物料,可以重復加工一批相同的工件,適合大批量生產(chǎn)。多刀具半自動車床分為單軸、多軸、水平和垂直。單軸臥式車床的布局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在主軸的前后或上下各安裝兩套刀架,用于加工圓盤、圓環(huán)和軸類工件,生產(chǎn)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仿形車床可以通過模擬模板或樣品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周期,適用于復雜形狀工件的小批量和批量生產(chǎn),生產(chǎn)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
早期的鏜床設計師——達芬奇的鏜床被稱為“機械”。說到無聊的機器,我們必須先談談達芬奇。這位傳奇人物可能是金屬加工用鏜床的設計師。他設計的鏜床使用液壓動力或踏板作為動力,鏜刀緊貼工件旋轉(zhuǎn),工件固定在由起重機驅(qū)動的移動臺上。1540年,另一位畫家畫了一幅《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當時,鏜床是專門用來精加工空心鑄件的。2.17世紀,一種用于加工火炮身管的鏜床(威爾金森,1775)誕生了。由于軍事需要,火炮制造業(yè)發(fā)展非常迅速。如何制造火炮身管成為人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升降臺鏜床誕生了(赫頓,1885)。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人們對威爾金森的鏜床進行了許多改進。1885年,英國的赫頓建造了一臺臺式升降鏜床,它已成為現(xiàn)代鏜床的原型。3.銑床在19世紀,英國人發(fā)明了鏜床和刨床,以滿足蒸汽機和其他工業(yè)革命的需要,而美國人則專注于銑床的發(fā)明,以大量生產(chǎn)。銑床是用不同形狀的銑刀加工特殊形狀工件的機器,如螺旋槽、齒輪等。早在1664年,英國科學家胡克就制造了一種通過旋轉(zhuǎn)圓形刀具進行切割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