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木結構的耐久性:只要合理建筑,美式木結構可以說是現(xiàn)有房屋結構中最經久耐用的結構之一,能歷經數(shù)代人而使用狀況良好。在美國,年代最久遠的木結構房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同時,我們也知道木屋別墅搭建更大的成本是來自于材料和人工,就算是等級同的材料,在施工時也要注重相關因素,木屋的主結構搭建只需要7-14個工作天,當然,需要依據(jù)木屋的大小不同而定,以此才能有效地節(jié)約其成本。因此,在缺乏木結構現(xiàn)代史的一些國家,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木結構建造的住房耐久性差,這是不正確的。木結構抗沉降、抗干、抗老化,具有顯著的穩(wěn)定性。如果使用得當,木材則是一種穩(wěn)定、壽命長、耐久性強的材料。
木屋比混凝土更環(huán)保 一個被稱為“雅典計劃”的科學研究項目,有建筑設計師、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經濟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參
與,使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經過5年的時間,將混凝土、鋼材、木材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現(xiàn)列表予以說明:
主要建材生命周期對環(huán)境影響比較表 1 對水的污染:木材是天然材料,將圓木加工成鋸材耗用的水很少,
對水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水泥造成的水污染是木材的1.9倍。由于鋼材生產過程使用大量的水,
它對水的污染比木材大120倍。
空氣污染:雖然混凝土結構比鋼結構使用的能源少,但在生產水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CO2,空氣污染指數(shù)與溫室效應相差不多,但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吸收CO2,放出氧氣,起到了凈化空氣的作用。北歐赤松材質防腐木是由國外做好防腐處理,進口到國內直接銷售的防腐木材,均為ACQ藥劑處理,且通常被稱為“芬蘭木”。由于CO2是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科學家們提議為了減少空氣中的CO2,我們應當多種植樹木。年輕的、正在迅速成長的森林是吸收CO2的主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林業(yè)所提供的永不枯竭的森林資源,可以使空氣的質量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