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現(xiàn)在身邊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3、4歲還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有時就會用哭鬧來宣泄,家長去醫(yī)院診斷,聽覺、語言沒問題,但就是不會表達,所以,造成很多家長的憂慮和擔心。
語言能力包括看、聽、說、寫,是人類獨有的高度復雜動作。大腦有處理聽覺、發(fā)音、詞匯認知、語言組織等功能區(qū),透過神經(jīng)組織這些功能區(qū),必須和身體感官取得緊密配合,否則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很多家長不敢把孤獨癥兒童送去幼兒園或者學校,大多是因為害怕寶寶吃虧卻不會說。那么我們可以提前使用“情景結果強化”的方法,鍛煉并鼓勵寶寶說出經(jīng)歷來。
(實例)事先與一個小朋友商量好,讓小朋友穿上有明顯特征的衣服(顏色單一且鮮艷,或衣服上有寶寶十分熟悉的圖案),在寶寶玩一個玩具并且非常開心的時候,讓小朋友“搶走”寶寶的玩具后迅速離開寶寶視野。
隨后,媽媽來到寶寶身邊,詢問相關問題,大致為“為什么哭?”“搶走了什么?”“誰搶走的?”“怎么搶走的?”、“為什么搶走?”等,寶寶回答應該符合實際情況,例如“玩具被搶走了”“狗狗”“哥哥,穿紅色衣服”“用手拿走了”“不知道”等。
當確認一切回答無誤后,媽媽可以領著小朋友來到寶寶面前,并且讓小朋友將玩具還給寶寶并道歉。這便是“情境結果強化”。如此一來,可以在孤獨癥兒童心里建立一種“受了委屈,能夠準確描述,就能有“好事情”發(fā)生”的認知,并在今后積極的與家長進行溝通。
我們知道,兒童不會像正常兒童一樣,正常的去玩,去參與游戲,只會獨自玩耍,因此如何讓孩子走出孤獨,參與活動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專家也曾提出:“讓孩子得到情緒上的成長,滿足他某些發(fā)展上的需要,并獲得自我結構上更統(tǒng)整的層次和情感控制的統(tǒng)整?!倍艺J為:游戲教學在讓孩子走出孤獨并得到情緒上的成長就起著獨特的作用。4、這些孩子會想要通過重復話題來減壓壓力,我們可以嘗試摒除摒除導致壓力的因素,并教導他其他的自我松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