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白芍的效益如何
白芍收益(4年)每株按照年產(chǎn)干品2公斤計算,畝栽培成活株數(shù)3500株,鮮品每公斤保底價按6元計算。3500×2公斤×6元/公斤=42000元/畝,年均10500元/畝。
按目前價格每公斤年產(chǎn)干品10元/公斤計算:3000株×2公斤/株×10元/公斤=600000元/年,年均15000元,扣除種植投入和土地租金后,每畝白芍等年收益應該在6000元-13000元之間。
因為該品種管理可以使用,而且前期(前2年)白芍可以套種白術(shù),,玄參,玉米,朝天椒,西瓜,冬瓜等作物。雙重收益管理較為省功、省時,后期(后兩年)管理簡單,適宜于大面積種植,又由于該品種適合于林下、果園、山坡地間作種植,大大降低于土地租金的成本,是一個的適宜土地流轉(zhuǎn)大戶,農(nóng)場山地承包戶種植的品種。
航芍一號是生產(chǎn)種子的白芍新品種。地處皖北地區(qū),是牡丹之都,歷史悠久,白芍是道地中藥材,作為牡丹的同科、同類的藥用植物的白芍在皖西北栽培的面積相之大,質(zhì)量之佳,種植時間之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我市附近的農(nóng)民就開始大面積種植白芍,就吸引了亳州、安國、玉林等地的商戶前來大量收購,終形成了的中藥材交易市場。躋身于中國僅有的四大藥都市場。而白芍可以說為中藥市場的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白芍在種植過程中,品種一直沒有更新,導致產(chǎn)量降低、質(zhì)量下滑,經(jīng)濟效益較低,農(nóng)民種植積極性不高。 進入新世紀,亳州市凡一藥材專業(yè)合作社利用航天育種這一高科技技術(shù)成功培育出高產(chǎn)新品種,經(jīng)過多年繁育、篩選終培育出一個新品種“航芍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