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jīng)常說的忘憂草其實(shí)就是黃花菜。黃花菜,學(xué)名萱草,又稱金針菜、諼草、宜男花、菜,古名為忘憂草,為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憂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據(jù)《本草注》說:“萱草味甘,令人好歡,樂而忘憂?!倍鴵?jù)《詩經(jīng)》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yuǎn)征,遂在家栽種萱草,借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

切片育苗繁殖黃花菜采收完畢后,將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開,除去短縮莖周圍的毛葉,已枯死的葉,然后留葉長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莖從上向下先縱切成兩片,再依根莖的粗度決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莖粗壯,可再繼續(xù)縱切成若干條。這樣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達(dá)10株。須注意,在分切時每個苗片都需上帶“苗莖”,下帶須根。分切后用50%多菌靈1200倍液浸種消毒1~2h,撈出攤曬后用細(xì)土或草木灰混合黃土拌種育苗。

褐斑病危害葉片,病部初生水漬狀小點(diǎn),后變成淺黃色至黃褐色紡綞形或長梭形病斑,邊緣有一條非常明顯的赤褐色暈紋,再外層與健部交界處有一圈水漬狀暗綠色的環(huán)。病斑比葉斑病略小,一般為0.1~0.2厘米×0.5~1.5厘米,有時病斑愈合成不規(guī)則狀,后期病斑中央密生小黑點(diǎn)。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fēng)雨傳播,一般發(fā)生在6~7月。 [13]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6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500~800倍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