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實際就是鐘馗。沒見過魁星像的人也許會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舉的,一定是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白面書生吧?其實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fā)環(huán)眼,頭上還有兩只角,整個仿佛是鬼的造型。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朱筆,意為用筆點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的一條大鰲魚(一種大龜)的頭部,意為“獨占鰲頭”,左腳擺出揚起后踢的樣子以求在造形上呼應“魁”字右下的一筆大彎勾,腳上是北斗七星,見圖如見字。
魁星遺跡編輯
目前,現(xiàn)存的崇奉魁星的遺跡還比較多,各地魁星樓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為現(xiàn)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家長個個望子成龍,學子無不企盼金榜題名,于是都來拜魁星,每個魁星樓都有當?shù)貧v年文、理狀元榜。
閬中魁星樓
四川閬中古城有座魁星樓,稱之為“仙道鰲山,魁星祖庭”。
福建魁星山
在福建省象永春縣石鼓鎮(zhèn)就有座奎峰山。南宋時,鄉(xiāng)人顏應時、陳樸二人曾在此共守寒窗,后來共登仕途。鄉(xiāng)里人連馥奎峰山為“魁星山”,將山下的詹巖馥為“奎星巖”。在巖石上建筑了“奎星廟”,廟中所塑的魁星像堪稱“雕形奇古,世間罕匹”。
四川梓潼魁星樓
在四川梓潼縣七曲山大廟中,有一座魁星樓,高百尺,又名百尺樓,巍峨壯觀,這座樓上供奉的魁星是“文昌一化身”,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魁星樓上的魁星,藍面赤發(fā),右手高舉朱筆,左手執(zhí)“富貴花”,右腳直立鰲頭,左腿朝后翹起,赤發(fā)怒目,青面獠牙,肌筋暴,右膝蓋上為方孔金錢。
魁星塑像
據(jù)說,魁星是奎星的誤傳,奎星是西方一宿,有16顆星。文昌星的崇拜遠遠早于奎星,七曲山文昌帝君已執(zhí)掌人間祿籍,作為“文昌一化身”的魁星,就只能秉照文昌帝君的旨意,給高中魁首的士子賜予富貴花了。玉帝得知此事后,憐憫不已,將新科狀元封為魁星,讓其掌管天下文運,朱筆點狀元。這就是魁星左手執(zhí)“富貴花”的緣由。也正是這個原因,古今莘莘學子都懷著敬畏之心,來瞻仰文昌祖庭的魁星。
帝景銅雕開光純銅魁星踢斗擺件魁星點斗擺設大號金榜題名精品工藝
魁星是中國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舊時很多地方都有魁星樓、魁星閣等建筑物。
魁星是道教中主宰文運的神??切叛鍪⒂谒未?,從此經(jīng)久不衰,成為封建社讀書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甚的神。七月七日為魁星誕。
在古代人們的富貴大都只有一條路--科舉求功名,中狀元是當時讀書人夢寐以求的高理想、高榮譽??贾袪钤捶Q'獨占鰲頭'、'大魁天下',天子賜詩,禮部赴宴、身著錦袍,打馬游街,故里建坊,為風光。多年來,為各大名山古廟修善、城市建設、公園建設、景區(qū)建設等等鑄造出了一批批的精美銅雕工藝品,我廠鑄造的產(chǎn)品,放置于國內(nèi)各地及東南亞地區(qū),每天觀看到我廠工藝品者無計其數(shù)。所以人們祈禱大的心愿就是科舉得中,不僅能光宗耀祖,而且可以享得榮華富貴;而建在王母娘娘七色寶石上的塔是迎接人祖伏羲降生的地方,是天庭為人類帶來智慧的地方,所以老人認為這里祈求智慧、求取功名富貴好的地方,都到這里來轉(zhuǎn)塔摸靈石(地基留隱門凸顯彩石),祈求得到上天的庇護和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