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熱敏電阻的材料常數(shù)即熱敏電阻器的芯片(一種半導體陶瓷)在經(jīng)過高溫燒結后,形成具有一定電阻率的材料,每種配方和燒結溫度下只有一個B值,所以種之為材料常數(shù)B值可以通過測量在25攝氏度和50攝氏度(或85攝氏度)時的電阻值后進行計算,B值與產(chǎn)品電阻溫度系數(shù)正相關,也就是說B值越大,其電阻溫度系數(shù)也就越大,而溫度系數(shù)就是指溫度每升高1度,電阻值的變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將B值換算成電阻溫度系數(shù):電阻溫度系數(shù)=B值/T^2(T為要換算的點溫度值),NTC熱敏電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間,不能簡單地說B值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熱敏電阻通常為一款高阻抗、電阻性器件,因此當您需要將熱敏電阻的阻值轉換為電壓值時,該器件可以簡化其中的一個接口問題。然而更具挑戰(zhàn)性的接口問題是,如何利用線性 ADC 以數(shù)字形式捕獲熱敏電阻的非線。熱敏電阻包括兩種基本的類型,分別為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和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負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非常適用于高精度溫度測量。要確定熱敏電阻周圍的溫度,其中,T為開氏溫度;RT為熱敏電阻在溫度T時的阻值;而 A0、A1和A3則是由熱敏電阻生產(chǎn)廠商提供的常數(shù)。
PTC熱敏電阻,PTC是英文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縮寫,即為正溫度系數(shù),其電阻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PTC熱敏電阻在未達到一個特定的溫度之前,電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非常緩慢,當超過這個溫度時,PTC熱敏電阻的阻值急劇增大,發(fā)生阻值劇變的這個溫度,稱之為居里溫度,它是PTC熱敏電阻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