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斯蒂芬·海勒(Stephen Heller),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家、作曲家。每一堂課都要檢查基本練習,學生必須天天練,養(yǎng)成習慣,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1813年出生于匈牙利佩斯特,1830年旅居于德國的奧格斯堡,跟隨樂隊指揮伊波利特·杰拉德學習作曲。在一次皇家宴會上,海勒被特邀出席演奏,皇室成員聆聽了海勒的演奏,被他的音樂才華所深深的吸引,并引薦了當時歐洲鋼琴制造大師Johannes·Kepler與海勒結識,Johannes·Kepler提議為海勒制作一架鋼琴,于是兩人開始合作,生產(chǎn)了真正意義上的首架海勒鋼琴。海勒用這架鋼琴在音樂會上演奏,這架鋼琴很好地表達出了海勒的音樂風格,同時也體現(xiàn)了Johannes·Kepler精湛的制作技藝。自此,許多社會的人慕名而來,希望能定制海勒鋼琴。
海勒鋼琴公司于1886年正式成立,由歐洲鋼琴制造大師Johannes·Kepler兼任董事長與總設計師,并使用商標名“Heller”。喜歡鋼琴的孩子有很多,但是真正能把鋼琴學好的并不多,這是為什么呢。1990年海勒Heller鋼琴正式進軍亞洲市場,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成立分公司;2012年德國海勒Heller鋼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成立,根據(jù)中國市場的特點,在德國原廠的監(jiān)制下,開辟出了適合中國消費需求的海勒Heller全系鋼琴,從此打開中國市場。至今,海勒鋼琴全系產(chǎn)品和海勒所著的160套不同體裁的鋼琴作品,深受廣大鋼琴老師和鋼琴學習者的喜愛,海勒鋼琴及《海勒練習曲》也成為了全世界鋼琴老師和鋼琴學習者的必選之一。
周廣仁先生詳談鋼琴基礎的幾點要求:
一,樹立美好的聲音概念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 從一開始就要培養(yǎng)敏銳的聽覺, 讓鋼琴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彈奏方法也不斷地改進和發(fā)展,從而逐漸找到了更加科學的方法。
二,系統(tǒng)的技術訓練
技術是彈琴的重要基礎,沒有技術就無法表現(xiàn)音樂。
每一堂課都要檢查基本練習,學生必須天天練,養(yǎng)成習慣,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
一,嚴格的指法概念
好的指法習慣自然、方便,有利于發(fā)展技術,有利于表現(xiàn)音樂。
在開始練一首新曲的時候,就把指法固定下來。固定指法對演奏的準確性起作用。指法不固定,是壞的習慣。
二,理解音樂和表現(xiàn)音樂
學琴的目的是表現(xiàn)音樂。教師必須教學生懂音樂,明白他在彈什么,他想表現(xiàn)什么,要把字里行間的音樂感覺和情緒表現(xiàn)出來。
三,科學有效的練琴方法
練琴時間并非越長越好,關鍵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練習目標明確。練琴要有方法。例如,難點重點突破,分手練,合手練,分分合合。先慢后快,不要急于求成。從一開始就仔細地練,不允許自己彈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