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油菜種植的間苗技術
油菜出苗后,每塘比較密集擁擠,如不及時間苗,就會因環(huán)境不良,互相爭光而削弱幼苗長勢。特別是在肥足、陰雨的情況下,二三天時間形成大量的高腳苗,彎腳苗,曲根苗。因此,通過人工間苗,調整苗間距離,改善幼苗生長條件。因而,及時間苗是培育健矮壯苗,達到根頸粗壯,綠葉多,葉面積大、干物質量重。
間苗方法:一般進行二三次。*次齊苗后,拔掉部份,拔正中的;第二次在出苗*片真葉時拔出,葉不搭葉,苗不靠苗。做到五去五留,去弱苗、留壯苗,去小苗、留大苗,去雜苗、留純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勻苗,同時清除田間雜草。第三次定苗,定苗掌握油菜三片真葉時定苗,大田肥力中上的田塊,每塘定留2-3株,旱地、保水差,肥力弱的地塊,每塘多留1-2苗,定苗做到五去五留。并及時抓好蟲害防治。
秋香菜苗期管理的三個要點
香菜的發(fā)芽期較長,從播種到出苗大約需要9~10天時間,在香菜萌芽期,若遇到雨后驟晴的天氣,容易在苗床上行成一層‘鍋餅’,嚴重影響香菜的出苗率,菜農可以通過澆一次小水,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以利于出苗。
二,當香菜長到4~5厘米高時要進行間苗。菜農可按照株距3~4厘米進行間苗,保證香菜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留取幼苗要大小一致,以便于管理。在間苗的同時要結合拔除田間雜草。
三,香菜的病害較少。因為是露地種植,而現(xiàn)在又正是蟲害高發(fā)期,菜農應以預防蟲害為主,可用0.5%甲維鹽4000倍液或2.5%菜喜懸浮劑1000倍液進行進行預防,每隔5~7天預防一次即可。
蘆筍種子種植前處理
適時可提高蘆筍產量、品質,采筍期保持土壤持水量為60%~70%,干旱時10~15天一次,越冬前灌足封凍水。
病害有莖枯病、褐斑病、銹病、根腐病等,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地老虎、金針蟲、蚜蟲、紅蜘蛛等。防治方法:冬季加強清園、防澇,防止株叢過密等;藥劑防治可噴1∶1∶300波爾多液、托布津、多菌靈、敵銹鈉、農抗等,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蟲害的防治主要為誘殺成蟲,可選用、百菌清、、滅蚜松、速滅殺丁等防治。
采收
蘆筍一般在栽植第3~4年才開始采收,采收期為60~80天。綠蘆筍幼莖在25厘米左右可采收,白蘆筍幼莖在18厘米左右采收。每天早晨采收一次,氣溫高時每天早、晚各采收一次。
南瓜苗培育方案
浸種催芽。用選好的南瓜種子經太陽曬2天,放入50℃熱水中立即攪拌離火,水溫降到30℃左右時浸泡種子15——20分鐘后自然冷卻,繼續(xù)浸種7——12個小時。浸種后催芽,催芽溫度維持在30℃左右,兩天便可發(fā)芽。
精細整地。選擇排水性好,地下水位底,土壤肥沃的稻田和菜地種南瓜苗。按寬1.5米分畦,開好畦溝,溝寬30厘米,溝深15——20厘米,四邊開好排水溝。
適時播種。一般在2月可開始播種,以后直至8月都可分批播種。按行距20厘米開播種溝,株距10厘米播種,每蔸下兩粒種子,播后澆透水,覆蓋2厘米厚的營養(yǎng)土,并噴施新高脂膜促進植株生長,提高成活率。
施足基肥。施入腐熟的牛豬欄糞,磷肥。播后用腐熟的糞水或沼液水淋透。將事先備好經過充分發(fā)酵腐熟的灰肥或營養(yǎng)土蓋種,再用地膜平鋪于畦面,四周用土壓實保溫。出苗后讓小苗任其在膜下生長。追肥一般用腐熟的人畜糞水,并要勤追保證足夠的糞水供應,以促瓜苗迅速生長。每次采收后及時對瓜蔸重施氮肥,促使早發(fā)腋芽。為了南瓜苗粗壯可在幼苗期噴施蔬菜壯莖靈,促進南瓜苗長勢茂盛,莖桿粗壯,有利于市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