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避雷針的原理是什么呢?
隨著科技的進步,避雷針使用越來越廣泛,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很多人對避雷針都有個誤區(qū),認為避雷針只是簡簡單單佇立在屋頂上的一根針,就可以有避雷的效果,其實并不是這么簡單。阿貓也是有一定物理知識的人,知道電流形成通路是有條件的,而形成完整的電流是需要電荷的。正電荷正極流出,負電荷負極流出。原來在雷雨天氣時,空中有許多帶電云層帶著負電荷,使得很多高層建筑被感應上大量正電荷。由于避雷針針頭是尖的,當產(chǎn)生靜電感應時,導體總是聚集了電荷,避雷針聚集了大量電荷,而又與這些云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極易與帶電云層形成通路。避雷針通過風箏原理,把避雷針連接大地,在觸電的瞬間就可以將雷電流泄入大地,從而達到防雷的效果。由此可見,避雷針并不是意義上的避雷,相反而是把它引向大地,從而達到避雷的效果。在后來國家頒布的《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中,就已經(jīng)摒棄了避雷針這一稱呼,而采用接閃桿這一稱呼,這一稱呼似乎阿貓認為更容易讓你們理解避雷針原理的。
均壓環(huán)、等電位
均壓環(huán)、等電位 均壓環(huán):是高層建筑物為防止擊雷而設計的環(huán)繞建筑物周邊的水平避雷帶。在建筑設計中當高度超過滾球半徑時(一類30米,二類45米,三類60米),每隔6米設一均壓環(huán)。在設計上均壓環(huán)可利用圈梁內(nèi)兩條主筋焊接成閉合圈,此閉合圈必須與所有的引下線連接。 等電位:是將建筑物中各電氣裝置和其它裝置外露的金屬及可導電部分與人工或自然接地體用導體連接起來,以減少電位差。等電位聯(lián)結有總等電位聯(lián)結、局部等電位聯(lián)結和輔助等電位聯(lián)結。
雷雨天氣應關閉好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形雷竄入室內(nèi)造成危害
室內(nèi)防雷 1)雷雨天氣應關閉好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形雷竄入室內(nèi)造成危害。 2)盡量遠離金屬門窗、金屬幕墻、有電源插座的地方,不要站在陽臺上。 3)在室內(nèi)盡可能不使用任何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收音機、有線電話、洗衣機、微波爐等,拔掉所有的電源、電話及有線電視插頭。 4)在室內(nèi)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煤氣管等等。注意: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