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護筒頂標高:按照規(guī)范要求,護筒頂端要高出(水面)地面0.3-0.5m,在原地面高程的基礎(chǔ)上加0.3-0.5m即可
2、驗收時孔底標高=±0標高減去樁長。樁長一般偏差為±200,所以,孔深偏差也是±200
3、開管時孔底標高:填數(shù)略小于驗收孔底標高
4、豎管總長:=大樁長-300~500mm
因為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
5、開拌時間:是開始拌制混凝土的時間
完成時間:單樁澆筑完成后的時間。開拌到完成,時間不宜大于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不大于2小時
6、混凝土等級:即砼強度,如C25、C30等
7、混凝土塌落度:此處應填寫當天澆筑砼的塌落度范圍值。
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塌落度不同。應該現(xiàn)場實地測量。如:C25砼塌落度為160~180㎜
灌注導管廠砼過程鋼筋籠上浮
引起灌注砼過程鋼筋籠上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砼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使孔內(nèi)砼過早結(jié)塊,當砼面上升至鋼筋籠底時,砼結(jié)塊托起鋼筋籠。
(2)、清孔時孔內(nèi)泥漿懸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過程中砂?;爻猎陧琶嫔?,形成較密實的砂層,并隨孔內(nèi)砼逐漸升高,當砂層上升至鋼筋籠底部時便托起鋼筋籠。
(3)、砼灌注至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鋼筋籠上浮。
初灌砼量V應根據(jù)設計樁徑、導管管徑、導管安裝長度、孔內(nèi)泥漿密度進行計算,且V≥V0 V1。
V0為1.3m樁長的砼量,V0=1.2×1.3πD2/4(單位:m3);1.2-樁的理論充盈系數(shù);D-設計樁徑(m)。
V1為初灌時導管內(nèi)積存的砼量,V1=(hπd2/4)(ρ+0.55πd)/2.4 (單位:m3);h-導管安裝長度(m);d-導管直徑(m);ρ-孔內(nèi)泥漿密度(t /m3); 0.55-導管內(nèi)壁的摩阻力系數(shù);2.4-砼的密度(t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