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可彎曲金屬導管基本型采用雙扣螺旋結構、內層靜電噴涂技術,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礎上包覆防水、阻燃護套。使用時徒手施以適當的力即可將可彎曲金屬導管彎曲到需要的程度,連接附件使用簡單工具即可將導管等連接可靠。
1)明配的可彎曲金屬導管固定點間距應均勻,管卡于設備、器具、彎頭中點、管端等邊緣的距離應小于0.3m;
2)暗配的可彎曲金屬導管,應敷設在兩層鋼筋之間,并與鋼筋綁扎牢固。管子綁扎點間距不宜大于0.5m,綁扎點距盒(箱)不應大于0.3m。
當導管內混凝土的體積及高度滿足上述要求后,剪斷吊住隔水塞的鐵絲進行開管,使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迅速推出隔水塞進入水中。以后一面均衡地澆筑混凝土,一面慢慢提起導管,導管下口必須始終保持在混凝土表面之下不小于1~1.5m。下口埋得越深,則混凝土頂面越平、質量越好,但混凝土澆筑也越難。在整個澆筑過程中,一般應避免在水平方向移動導管,直到混凝土頂面接近設計標高時,才可將導管提起,換插到另一澆筑點。一旦發(fā)生堵管,如半小時內不能排除,應立即換插備用導管。待混凝土澆筑完畢,應清除頂面與水或泥漿接觸的一層松軟部分。
灌注樁導管使用
埋設護筒
鉆孔成敗的關鍵是防止孔壁坍塌。當鉆孔較深時,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靜水壓力下會向孔內坍塌、甚至發(fā)生流砂現象。鉆孔內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頭,增加孔內靜水壓力,能為孔壁、防止坍孔。護筒除起到這個作用外,同時好有隔離地表水、保護孔口地面、固定樁孔位置和鉆頭導向作用等。
制作護筒的材料有木、鋼、鋼筋混凝土三種。護筒要求堅固耐用,不漏水,其內徑應比鉆孔直徑大(旋轉鉆約大20cm,潛水鉆、沖擊或沖抓錐約大40cm),每節(jié)長度約2~3m.一般常用鋼護筒。
中期導管進水:該問題主要是在提升導管過程中發(fā)生,主要原因為:導管提升過快或導管提升節(jié)數計算失誤或導管接頭密封效果較差,接頭沒擰緊等;遇到該種故障時,可依次將所有導管拔出用吸泥機或潛水泥漿泵將原灌混凝土拌合物表面的沉淀土或泥漿全部吸出后,再將裝有底塞的導管壓重插入原灌注混凝土拌合物表面一下2.5m深處,然后再在無水導管中繼續(xù)灌注,之后將導管提升0.5m導管內的混凝土拌合物即可沖導管底塞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