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適合臥床老人吃的食物
1、白米為底,熬煮至煳狀的粥,冬季可加點姜或蔥白,若要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可在熬粥時加入青菜、瘦豬肉等抗寒防。除粥品外,也可吃地瓜、紅棗、山藥等清甜食物。
2、理中湯(人參、乾姜、白術、)脾胃虛寒;人參湯(、人參、乾姜、白術、)脾胃虛寒兼外感;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脾胃氣虛;香砂六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陳皮、、木香、砂仁)兼治脾胃虛寒及氣滯滋養(yǎng)氣血。
3、牛肉、玉竹、栗果、紅糟。
4、四物湯(、地黃、白芍、)滋養(yǎng)氣血、補生髓冬季當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5、鹿茸、、都是防止骨質疏松的藥,又如含有動物膠質的食物,甚至雞腳、鹿筋等,以及海產的花膠、、海參等,都是滋益陰的食療品。核桃肉、黑芝麻也有補的效果,但是一次不宜吃太多,以免上火。骨質疏松病患者忌食含有大量草酸的食物:例如老菠菜、竹筍、茭筍,芋頭等。
老年人飲食的基本原則有什么要求呢?
1、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 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 如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后再烹調。如果老年人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 每次可以加入 1~2 種蔬菜一起煮, 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 克的蔬菜。
2、補充維生素 B
近年來的研究逐漸顯示, 維生素 B 與老人易罹患的疾病、病、白、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 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lián)。無論生病、服藥或是手術過后, 都會造成維生素 B 大量流失, 因此對于患病的老年人來說, 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3、限制油脂攝取量
老年人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 避免肥肉、動物油脂 豬油、牛油), 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 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 老年人應盡量少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多元不飽和脂肪( 如玉米油、葵花籽油) 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 輪換著吃, 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4、少加鹽、味精、醬油
善用其他調味方法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 常覺得索然無味, 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 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 埋下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 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 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用一些中藥材, 尤其像氣味濃厚的、、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 豐富的味道有助于勾起老年人的食欲。
5、白天多補充水分
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 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 盡量不放糖) 變換口味, 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后, 減少水分攝取, 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
影響人壽命長短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既有大因素,也有小因素,先了解一下“教科書”上寫的決定壽命的五大因素:
1、遺傳基因與壽命
長壽家族的遺傳因素非常明顯。在我國廣西巴馬縣53名長壽老人中,有31人的親屬是長壽者。現(xiàn)代科學通過遺傳工程學和分子生物學控制遺傳基因,可以培育人體多種物質。相信隨著基因工程的突破性進展,人類的壽命到達120~150歲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2、營養(yǎng)與壽命
合理的營養(yǎng)是不偏食、不素食、不挑食、不忌口,各種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合理搭配,比例適宜,供給熱量與人體的需要之間保持平衡。我養(yǎng)學家制訂的平衡飲食是健康長壽的基本保障,其規(guī)定如下:每人每天應吃谷類食物300~500克,蔬菜與水果400~500克,魚、禽、肉、蛋類等動物性食品150~200克(其中魚蝦類50克,畜禽肉類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100克,豆類50克;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另外要戒煙限酒,在較好的環(huán)境中生活。
3、體力活動與壽命
美國研究人員對17000人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不參加體力鍛煉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比例明顯高于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率高2倍,壽命短4~5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對老鼠的大腦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運動的老鼠不但大腦供血比不經常運動的老鼠多,而且記憶力也增強了。對志愿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進行3個月有氧運動鍛煉后,他們的大腦供血量比沒有鍛煉身體的人多,說明有氧運動鍛煉對長壽非常有益。事實證明,生命在于運動,適當?shù)捏w力及腦力勞動對健康長壽有好處。
4、情緒與壽命
人活在世界上,好心情和壞心情常相伴隨著我們。這就需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及時糾正不良心態(tài),從容面對現(xiàn)實,追求名利。權利是一時的,財產是后代的,健康是自己的。學者們對800多名中老年人進行了30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情緒樂觀的人比情緒悲觀的人壽命長。
老人泡腳助于長壽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晚上睡覺前泡腳算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睡前泡泡腳睡覺也更加舒服一些。而早上起來泡腳幾乎是沒怎么見過,因為冬季比較冷,賴床的習慣還是會有的。其實老年人清晨泡腳有助于長壽,還可以通經、提神醒腦,用精神的狀態(tài)來迎接新的一天。同時泡腳的時候也要多注意某些事項,下面讓我為大家具體說明一下
1.選對泡腳桶:
老年人早晨泡腳的時候選擇一個比較深的木桶,這樣才能達到水多、熱量高、時間長的效果。不然隨隨便便拿一個桶裝點水泡一下,起不到任何效果。同時選擇木桶也是因為木桶比較容易保溫,而且貼近自然,老年人比較喜歡。
2.要選擇加熱設備: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市場上賣的泡腳桶,是沒有加溫設備的,我們在泡腳的時候,有時感覺水涼了,不得不向桶里加熱水。所以泡腳前我們可以多準備些熱水瓶,灌滿熱水備用。
3.泡腳水溫:
泡腳的水溫尤其要注意,不能過熱或過涼,通常是選擇38℃-43℃的水溫為宜。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將腳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讓浴水逐漸變熱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溫,足浴時水通常要淹過踝部,且要時常搓動。
4.泡腳時間要適宜:
老年人泡腳的時間也是重要的一點,泡腳時間以30-45分鐘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就好了。雖然沐足對肩背腰腿關節(jié)疼痛、、皮膚和等當季常見病的保健效果不錯,但要注意根據(jù)個人體質和疾病控制好浴足時間的時間,用熱水長時間浸泡對身體健康并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