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目前印制板的品種已從單面板發(fā)展到雙面板、多層板和撓性板;結構和質量也已發(fā)展到超高密度、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程度;新的設計方法、設計用品和制板材料、制板工藝不斷涌現(xiàn)。近年來,各種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印制線路板的應用軟件已經(jīng)在行業(yè)內普及與推廣,在專門化的印制板生產(chǎn)廠家中,機械化、自動化生產(chǎn)已經(jīng)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
起源編輯PCB的創(chuàng)造者是奧地利人保羅·愛斯勒( Paul eisler),1936年,他首先在收音機里采用了印刷電路板。1943年,美國人多將該技術運用于軍l用收音機,1948年,美國正式認可此發(fā)明可用于商業(yè)用途。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印刷線路板才開始被廣泛運用。印刷電路板幾乎會出現(xiàn)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那么它們也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PCB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種電子零組件形成預定電路的連接,起中繼傳輸?shù)淖饔?,是電子產(chǎn)品的關鍵電子互連件,有“電子產(chǎn)品之l母”之稱。
根據(jù)電路的功能單元,對電路的全部元器件進行布局時,要符合以下原則: ①按照電路的流程安排各個功能電路單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號流通,并使信號盡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②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來進行布局。元器件應均勻、整齊、緊湊地拉剜在PCB上,盡量減少和縮短各元器件之間的引線和連接。 ③在高頻下工作的電路,要考慮元器件之間的分布參數(shù)。一般電路應盡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這樣,不但美觀,而且裝焊容易,易于批量生產(chǎn)。④位于電路板邊緣的元器件,離電路板邊緣一般不小于2 mm。電路板的較佳形狀為矩形。長寬比為3:2或4:3。電路板面尺寸大于200 mm?150 mm時,應考慮電路板所受的機械強度。
一.印制電路在電子設備中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固定、裝配的機械支撐。
實現(xiàn)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之間的布線和電氣連接或電絕緣。
提供所要求的電氣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為自動焊錫提供阻焊圖形,為元件插裝、檢查、維修提供識別字符和圖形。
二.有關印制板的一些基本術語如下:
在絕緣基材上,按預定設計,制成印制線路、印制元件或由兩者結合而成的導電圖形,稱為印制電路。
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電圖形,稱為印制線路。它不包括印制元件。
印制電路或者印制線路的成品板稱為印制電路板或者印制線路板,亦稱印制板。
印制板按照所用基材是剛性還是撓性可分成為兩大類:剛性印制板和撓性印制板。按照導體圖形的層數(shù)可以分為單面、雙面和多層印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