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麥儲藏分階段通風作業(yè)法,合理利用低溫空氣,適當延長通風期,使糧堆溫度隨氣溫階梯式下降,能避免無效和有害通風、減輕結露、節(jié)約能耗和減少糧食水分散失。分階段通風有哪些具體操作呢?1分階段通風步驟小麥在進倉的1年進行4次降溫通風,根據(jù)糧情和外界天氣狀況選擇停機和開機。1次通風:在6~8月份進行,待小麥入滿倉后,在熏蒸前進行通風,以均衡糧溫及糧食水分。
其中,為害谷類的有玉米象、谷象、米象、谷蠹、麥蛾5種蛀食性害蟲和鋸谷盜、赤擬谷盜、長角扁谷盜、大谷盜、印度谷蛾5種次食性害蟲,次食性害蟲不能為害完整糧粒,只能為害破碎性糧食。儲糧螨類通常指孳生于小麥、稻谷、玉米等倉儲糧食中的一類節(jié)肢動。儲糧螨類通常指孳生于小麥、稻谷、玉米等倉儲糧食中的一類節(jié)肢動物,屬蛛形綱(Arach-nida)蜱螨亞綱(Acari),主要種類是腐食酪螨(TyrophagusPutrescentiae)和馬六甲肉食螨(CheyletuMalaccensis)。
對水分較高的糧堆,宜采用大功率離心風機通風,達到降溫降水的目的;對水分較低的糧堆宜采用小功率風機及結合自然通風降溫,以降低能耗和水分損耗;對上下層溫差較大的糧堆采用吸出和壓入式交替通風平衡。第2次通風:在10月份進行,此時糧堆平均溫度較高,特別是隔年儲存糧食,外層、上層糧溫偏高,中、下層糧溫較低,上下溫差較大,如推遲到氣溫過低時再通風,極易產(chǎn)生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