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殼聚糖(批號244,取自蝦殼)
殼聚糖純化,殼聚糖購自Mahtani殼聚糖(批號244,取自蝦殼)。為了獲得高純度的材料,將殼聚糖在1%(w/v)的水中分別以化學計量量的溶解到-NH2部分。完全溶解后,在3、0.8和0.45μm膜(微孔)上依次過濾。殼聚糖纖維是以殼聚糖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的紡絲方法制備的具有一定強度的功能性生物質(zhì)再生纖維。然后,加入以使聚合物完全沉淀。用去離子水反復(fù)沖洗沉淀并離心,直到獲得中性pH值。后,將沉淀物凍干。
殼聚糖的分子量通過脫氨基(Allan和Peyron,1995a,Allan和Peyron,1995b)來降低。殼聚糖在室溫下溶解于0.5%(w/v)的0.15 m銨/0.2 m緩沖液(ph=4.5)中。完全溶解后,添加10 g/L的溶液,與摩爾比R=(nnano2/nglcn)=0.1相對應(yīng)。初始模量:殼聚糖纖維的初始模量為70~95cN/dtex,幾乎比所有常見合成纖維的初始模量都大。在1 h期間在室溫下進行機械攪拌,然后添加以停止反應(yīng)。用去離子水反復(fù)沖洗產(chǎn)生的沉淀物,離心直至達到中性pH值,然后凍干。
濕法紡絲是制備殼聚糖纖維的方法
殼聚糖又名脫乙酰幾丁質(zhì)、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殼素,是甲殼素脫乙?;蟮漠a(chǎn)物,其結(jié)構(gòu)單元是二糖。甲殼素是自然界中含量豐富的有機再生資源,主要來源于蝦蟹殼以及其他節(jié)肢類動物的外殼。
殼聚糖纖維是以殼聚糖為主要原料,通過一系列的紡絲方法制備的具有一定強度的功能性生物質(zhì)再生纖維。
濕法紡絲濕法紡絲是制備殼聚糖纖維的方法,一般是先將殼聚糖原料溶解于中,經(jīng)過濾脫泡后制成一定黏度的紡絲原液,原液沿管道分配到紡絲位,而后經(jīng)過計量泵、過濾器而流至噴絲頭,壓出噴絲頭后,呈細流狀的原液在凝固浴中凝固成固態(tài)纖維,隨后經(jīng)進一步拉伸加工后得到成品纖維。在處理后的板材上進行的抗彎剛度試驗表明,采用該處理后,再生板材的剛度增加,但原始板材的剛度受該處理的影響較小。
殼聚糖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吸附能力
殼聚糖的一個顯著特性是吸附能力。許多低分子量的材料,比如金屬離子、膽固醇、甘油三酯、膽酸等,都可以被殼聚糖吸附。特別是殼聚糖不僅可以吸附鎂、鉀,而且可以吸附鋅、鈣、鈾。殼聚糖的吸附活性可以有選擇地發(fā)揮作用。這些金屬離子在人體中濃度太高是有害的。此外,對兩種分子量的殼聚糖進行了測試(mw=50和180kg/mol),均顯示出相同的抗菌活性。比如,血液中銅離子(Cu2)濃度過高會導(dǎo)致銅過敏,甚至產(chǎn)生致癌后果?,F(xiàn)已證明殼聚糖是的螯合物介質(zhì)。殼聚糖的吸附能力的大小取決于其脫乙酰度。脫乙酰度越大,吸附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