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月季花修剪的意義是什么?
一、月季花修剪的意義
月季修剪不僅能提高新苗上盆的成活率,保持花木植株造型的美觀,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利用培養(yǎng)土中有限的營養(yǎng),避免徒長,使植株的花朵、果實表現(xiàn)出大好的品種特性,還能提高月季的抗性。
二、不同時節(jié)月季花修剪要點
1、新栽苗的修剪
新栽的月季經(jīng)過起苗、包裝、運輸?shù)冗^程,都可能造成苗木根系損傷,枝條失水,皮刺扎傷、折斷機械損傷等情況的發(fā)生,為了促使月季苗木更好的生長,可以對月季苗木損傷的根系,皮刺扎傷、折斷的枝條甚至失水部分的枝條進行修剪,即剪除植株損傷部位。一般小苗留 2 個主枝、4~6 個花芽即可,同時用手指抹掉枝條下部多余的腋芽。
2、生長期的修剪
月季生長期,要根據(jù)植株的長勢來決定是否保留土中根部發(fā)出的萌蘗芽。日后它可能會發(fā)育成植株的主枝,但同時會嚴重影響現(xiàn)有植株的長勢。因此,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酌情處理,如決定剪除萌蘗芽,需先清除萌蘗芽周圍的培養(yǎng)土,再用利刀削掉萌蘗芽,但切口要露出土外,不能覆土或積水,以防腐爛。也可以在傷口處涂抹木炭粉或任意一種殺菌劑預(yù)防。此外,生長期植株生長迅速,還會抽生很多交叉枝、內(nèi)向枝、重疊枝,影響植株美觀。故要及時抹芽或剪除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枝條;同時剪掉細弱枝條,既減少無效的營養(yǎng)消耗,也有利于植株的通風透光,保持頂端優(yōu)勢。
3、花期的修剪
月季花期會長出很多花蕾,為保證主花花朵健壯碩大(尤其是大花月季),就需要在孕蕾期間對月季進行疏蕾,可以保證大部分集中供應(yīng),使花朵充分表現(xiàn)出該品種的優(yōu)異性狀?;镜牟僮鞣椒ㄊ牵翰柘阍录荆ㄆ贩N月季)每根枝條頂端保留 1 個花蕾,多花月季(豐華月季)和多花的微型月季每根枝條頂端保留 2~3 簇 5 個左右的花蕾,其余的花蕾要在綠豆大小時用鑷子夾掉。
想要盆栽月季花繁葉茂 合理施肥是關(guān)鍵時間
一、根據(jù)植株長勢施肥
盆栽月季施肥,要根據(jù)植株的生長情況來確定。如葉片單薄、細小、嫩綠、腋芽新枝瘦弱等都是缺肥現(xiàn)象,應(yīng)迅速施肥;若葉片肥大而厚,顏色深綠而有光澤等都是肥分充足現(xiàn)象,可以暫時不施肥或少施肥。施肥要掌握勤施、少施、淡施的原則,對缺肥的植株施肥,要防止過多、過濃、過急,否則不但浪費肥料,而且會過分刺激根毛,使根部脫水而受傷,輕則部分枝葉枯萎,重則全株。
二、根據(jù)季節(jié)和生長階段施肥
3月月季開始萌芽展葉前,可以開始施以稀薄液肥,使枝壯葉茂;4月至6月,和9月至10月為月季生長旺盛期,應(yīng)每周施肥一次,除施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水外,在花芽分化至孕蕾期還要施磷鉀肥,如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霧。7月至8月高溫期,月季畏炎熱,氣溫在30℃以上時,植株生長不良,接近半休眠狀態(tài)。因此,不宜施肥或少施肥。秋末應(yīng)停止施肥,以免催發(fā)秋梢而于冬季遭受凍害。入冬后施一次濃度大的餅肥或人糞尿,也可用遲效肥料如腐熟的廄肥、堆肥等,整個冬季休眠期不必再追肥。應(yīng)該注意,月季在整個生長期,每當芽萌發(fā)放葉時,不宜施肥,尤其要防止用濃度高、肥效猛的肥料,因此時根部正當旺長新根,如受濃肥劇烈刺激,新根就會萎縮,使新枝上葉片發(fā)焦,起皺或僵化,嚴重影響正常生長發(fā)育,甚至引起全株枯萎。
月季嫁接繁殖
嫁接是繁殖月季的重要方法。扦插不易生根的品 種,以及在保護地周年生產(chǎn)月季切花時,為得到強健 的根系,保證植株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使用嫁接苗生產(chǎn) 尤為重要。在繁殖材料不足時,采用嫁接法進行繁 殖,每芽1株,可以得到更多的種苗。
1 、砧木的選擇
選擇姑木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根系發(fā)達,對應(yīng)用地的環(huán)境條件具有較廣泛的適應(yīng)性。具備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對與之嫁接的月季品種具較強的親和力。繁殖簡便,易于得到大量砧木苗,以供給 集約化生產(chǎn)的需要。
^較少或無刺,使操作方便快捷。 我國目前應(yīng)用的砧木主要有3種:即粉團薔薇、 白花無剌薔薇和花旗藤。大多采用捍插法繁殖,經(jīng)長 期觀察、實踐,進行桿插成活率對比試驗,結(jié)果基本 相同(表6-1〉。雖然在桿插成活率方面,三者基本相同,但其根 系發(fā)育卻有著較大差異,如主根扎入土中的深度、根 系的鮮重以及單株的根重均有所不同。
但采用白花無刺薔薇種子的實生苗,則其直根發(fā) 育強健。1989年春播后的實生苗,至1991年秋季單 株平均根系重達190“8,超過了 3種捍插苗的根系重。
月季育苗技能是怎樣的呢?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老練的種子采下,然后混沙維護,三月初即可催芽耕種。
2.整地。在冬初進次耕耙,耕種前進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廄肥,南陽月季每畝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餅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寬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樹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溫水浸種,當溫水冷卻后再換50℃水重復(fù)浸種3~4次,可使種子提前發(fā)芽10~15天。
4.耕種。條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畝耕種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蓋稻草或地膜,堅持苗床表土濕潤,以利種子發(fā)芽。
5.撫育辦理。麥苗出土后應(yīng)及時揭去稻草或地膜,待麥苗長出數(shù)片真葉就可以開始間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進行定苗。樟樹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強肥水辦理,經(jīng)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終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樟樹1年生苗可達50厘米以上,地徑達0.7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