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回憶 大概在100多年前,Emil Berliner創(chuàng)造了機械留聲機。唱針滑過唱片溝槽所產生的機械振動非常強勁,無法聽到,當時又沒有電子放大器,所以用一個號角把振膜的振動放大,使人耳可以聞聲,這就是最早的號角喇叭。爾后,一些號角喇叭的先驅者如Gustavus、Webster、Klipsch和Voigt消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探究號角技術的基本法則。1926年,Paul Voigt初次向英國專利局提交了tractrix號角的專利請求。 爾后就開始了號角喇叭的黃金時代。那時的電子管功放輸出功率很小,必須應用高效率的喇叭與之配合,于是號角喇叭成為一時之盛。知名的經典產品有Altec Lansing設計的The Voice of the Theatre、Paul Klipsch的Klipschorn、Jensen公司的Imperial Hyphex Horns、Paul Voigt的Voigt Domestic Corner Horn以及英國Lowther公司的Acousta和Audiovector等。1925年,Kellog和Rice創(chuàng)造了動圈式喇叭,當時把這種喇叭稱為“沒有號角的喇叭“,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號角喇叭仍然居于優(yōu)勢位置。直到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Bardeen、Brattain和Shockley創(chuàng)造了晶體管。因為晶體管可以獲得更大的輸出功率,高效率的喇叭已經不再是不可缺乏的必要條件,隨著電子管的衰敗,號角喇叭也日益衰敗了。但即便在今日,仍然有一部分人覺得:高效率并不是號角喇叭的惟一優(yōu)點,它具備一些其它揚聲體系不具備的奇特優(yōu)點,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并保持始終地推出新產品。

號角喇叭就像是一個放大鏡,無論是美妙的東西還是漂亮的東西,在它下面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它不只會突出音樂中的正面因素,而且使平常不易發(fā)覺的缺點也浮現出來。它對設計、制造方面的任何渺小差錯都非常敏感,某些對于普通音箱無須特別當心的問題,在號角喇叭上卻有可能造成嚴重成果。尤其是號角的制造,必須非常精巧。制造號角的材料和工藝有許多種,其中最容易的方法是用車床將木材切削成號角的外形。但是,木頭會隨環(huán)境溫度、濕度及氣壓等的變化而伸縮,導致號角的外形偏離正確設計的曲線。較好的材料是用玻璃鋼,但是用脫模工藝制造的玻璃鋼制品表面非常粗糙,必須用手工將其打磨光滑。手工打磨無法保證尺寸的精度,打磨得越多,誤差就會越大。
眾所周知,只要放音就需要揚聲器,那么揚聲器在使用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1)連接或換下揚聲器時,應先斷掉放大器電源。
(2)接通放大器電源前,應先將音量旋鈕旋至最z 小,接通電源后,再逐漸加大音量。
(3)揚聲器不可長期輸入超過額定功率的信號。
(4)揚聲器應在額定功率狀態(tài)下工作,不要使揚聲器短路,以免損壞放大器。
(5)揚聲器在與傳聲器同在一個房間內使用時,應將傳聲器放在揚聲器后面,并注意控
制兩者的指向性,以免引起聲回授,產生嘯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