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解決電動葫蘆卡繩方法及注意事項
鋼絲繩葫蘆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由于使用不當或其他原因出現(xiàn)卡繩現(xiàn)象,一般情況鋼絲繩卡在滾筒與升降電機之間縫隙內(nèi),通常做法是拆下電機,然后取出鋼絲繩即可,可是這種方法較為麻煩、費時費力。對于難清潔的部位可以考慮拆卸清潔,難溶于水的部件可以借助煤油。以下上海軼鷹技術人員根據(jù)多年的實踐總結出解決鋼絲繩葫蘆卡繩新方法,僅供您參考。
只需要在電動葫蘆法蘭盤內(nèi)側加焊一個擋圈就可以輕松解決卡繩問題,該方法省時方便,而且不會影響其他部件的使用。通過技術人員的檢測,使用鋼絲繩葫蘆一段時間后,沒有出現(xiàn)卡繩現(xiàn)象。焊加個擋圈不僅保證了起重葫蘆的安全使用,而且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電動葫蘆繩卡時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項:
(1)鋼絲繩葫蘆卡子的大小要適合鋼絲繩的粗細,U形環(huán)的內(nèi)側凈距,要比鋼絲繩直徑大1~3mm,凈距太大不易卡緊繩子。
(2)使用時把U形螺栓擰緊,直到鋼絲繩被壓扁1/3左右為止。由于鋼絲繩在受力后產(chǎn)生變形,繩卡在鋼絲繩受力后要進行第二次擰緊,以保證接頭的牢靠。如需檢查鋼絲繩在受力后,繩卡是否滑動,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繩卡來進行。
(3)繩卡之間的排列間距一般為鋼絲繩直徑的6~8倍左右,繩卡要一順排列,將U 形環(huán)部分卡在繩頭一面,壓板放在主繩一面。
電動葫蘆運行小車在電動葫蘆左右行走上起主要作用,但由于一些空間或使用場所的限制,有的運行小車并不能夠正常使用。
為了降低凈空高度,增大有效起升高度,電動葫蘆運行小車改進為全部采用側面布置,并通過平衡式布置或反滾輪以平衡起升機構的重量和載荷。運行驅動采用圓柱形制動電機、硬齒面減速裝置直接驅動車輪。
采用高輪緣車輪或無輪緣車配備水平輪的構造,避免輪緣磨損造成的車輪報廢。車輪材料采用合金鋼鍛制或球墨鑄鐵。
無論是高輪緣導向還是水平輪導向,車輪的磨損,輪緣處通常比踏面大許多倍,車輪壽命取決于行走的距離,更取決于運行機構的導向性和軌道的質量。車輪有70%-80%的行程要與軌道側面相摩擦,采取水平輪、高輪緣等措施,可大幅度減少行駛阻力和降低車輪或軌道的磨損。為使電動葫蘆電控系統(tǒng)達到《檢規(guī)》要求和安全使用,就需對其進行技術改進。特別是車輪與方鋼軌道或H型鋼軌道為線接觸,如靠輪緣導向,蛇形前行。因線速度不同而打滑,車輪或軌道磨損更大。因此,這種葫蘆行走機構基本上全部加裝水平輪導向。